瘙癢並非低階形式的疼痛

研究發現,存在一個專門的迴路促使我們抓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來自《自然》雜誌

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表明,瘙癢一度被認為是低階形式的疼痛,但實際上是一種獨特的感受,它有一個專門的神經迴路,將身體外周的細胞與大腦連線起來。

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美國國家牙科和顱面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馬克·霍恩和桑託什·米什拉透過篩選被觸覺、熱、疼痛和瘙癢啟用的感覺神經元中的基因,尋找編碼瘙癢感覺的分子。他們發現一種名為鈉尿肽b(Nppb)的特殊蛋白質僅在這些神經元的一個子集中表達。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缺乏Nppb的突變小鼠對誘發瘙癢的化合物沒有反應,但對熱和疼痛的反應正常。研究人員還發現,當他們向小鼠的頸部注射Nppb時,小鼠會進入自我抓撓的狂亂狀態。這種情況發生在突變體和對照組小鼠中。

霍恩說:“我們的研究揭示了瘙癢感覺神經元使用的主要遞質,並證實了瘙癢是由專門的感覺神經元檢測到的。”

霍恩和米什拉繼續在脊髓中發現了帶有Nppb受體的神經元。注射一種由肥皂草種子製成的、針對這些脊髓神經元的毒素,阻斷了瘙癢反應,但沒有阻斷其他感覺反應,這表明關於瘙癢感覺的資訊是沿著一條獨特的通路傳遞的。研究人員的結果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治療靶點
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蘇達大學的神經科學家格倫·吉斯勒說,這一結果“解釋了文獻中的問題,併為瘙癢如何運作提供了一個非常可驗證的假設”。

先前的研究表明,胃泌素釋放肽(GRP)是感覺神經元釋放以啟動瘙癢相關訊號的神經遞質。但霍恩和米什拉以及另一組研究人員未能找到脊髓以外的GRP,表明GRP不是主要的觸發因素。

然而,霍恩和米什拉發現,GRP仍然參與瘙癢反應。向缺乏Nppb或其受體的小鼠注射GRP會產生強烈的抓撓反應。此外,即使在脊髓注射Nppb的情況下,GRP受體受到抑制的小鼠也不會出現抓撓行為。這些結果表明,在瘙癢感覺的傳遞中,釋放GRP的神經元位於Nppb的下游。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莎拉·羅斯說:“這個模型更符合其他所有人看到的情況。”

霍恩說,人類瘙癢的神經通路與小鼠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並且尚不清楚它們是否涉及Nppb或類似的東西。他補充說,他計劃稍後進行人體研究。

吉斯勒說,瘙癢是一個常見問題,與包括溼疹和牛皮癬在內的二十多種疾病有關。“抗組胺藥對少數幾種形式的瘙癢有效,但對於絕大多數瘙癢無效,”他說。“這項研究為臨床治療引入了一個全新的靶點。”

本文經《自然》雜誌授權轉載。這篇文章於2013年5月23日首次發表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