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平靜的太陽

漫長而明顯的太陽活動極小期使天文學家感到困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邁阿密—粗略地說,太陽活動以 11 年為週期起伏,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和其他高能現象在所謂的太陽活動極大期達到頂峰,並在太陽活動極小期觸底。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磁活動的標誌,為週期的演變提供了視覺代理;它們在極大期大量出現,在極小期幾乎消失殆盡。但是我們恆星的行為並非完全可預測——最近 2008 年末的太陽活動極小期出乎意料地平靜和漫長。

太陽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許多機制來闡明太陽活動週期。除了提高基礎科學認識外,更好地預測太陽行為將有助於防範電網中斷、地球軌道衛星損壞以及對宇航員的輻射威脅。在 5 月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半年會議的新聞釋出會上,研究人員闡述了跟蹤和預測太陽活動的不同方法,但對於太陽近期反常平靜的最終解釋——或者更可能是多種解釋——仍然不明朗。“我認為我們幾乎一致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極小期,”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 NASA 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戴維·海瑟薇說。

通過幾項指標衡量,這次極小期是有記錄以來最深的,儘管其中一些記錄僅包含幾個週期。海瑟薇的研究側重於子午流速度的變化,子午流從太陽赤道向兩極移動,發現最近一次極小期的子午流速度異常快。但他告誡不要根據少量週期就妄下結論。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太陽急流是一種起源於太陽中緯度地區的緩慢氣流,它向赤道和兩極方向推進,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太陽內部翻滾的不同視窗。圖森市國家太陽天文臺的弗蘭克·希爾檢查了急流的週期性,這似乎與太陽活動週期的開始和結束相對應。藉助日震學資料(跟蹤太陽上的聲波振盪),研究人員可以追蹤太陽表面以下數千公里的急流發展,從而可能更好地預測太陽活動週期的時間。但希爾承認,現在判斷該技術是否能夠可靠地預測太陽活動還為時過早,並指出急流可能是太陽活動週期的原因或結果。

第三位科學家使用日震學來觀察經常與太陽黑子極小期相對應的聲波振盪極小值。還有一位科學家轉向磁圖來繪製太陽上磁通量的變化。

在聽取了所有這些方法後,希爾評估了一個存在許多未解之謎的領域。“我對所有這些的主要印象是,我很高興看到我們都同意這是一個有趣的極小期,”他說。“不太令人滿意的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效應為何會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