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同行評審的科學研究中,假陽性和誇大結果的現象已達到流行病的程度。這個問題在經濟學、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中都很猖獗,但在生物醫學中尤其嚴重。許多聲稱某些藥物或療法有益的研究結果都被證明是不真實的。我們只需要看看關於β-胡蘿蔔素、維生素E、激素治療、萬絡和文迪雅的相互矛盾的發現。即使效果是真實的,它們的真實幅度也往往小於最初聲稱的。
問題始於公眾對科學日益增長的期望。作為人類,科學家們很容易被誘惑去展示他們比實際知道的更多。在許多領域,研究人員的數量以及他們產生的實驗、觀察和分析的數量也呈指數級增長,但缺乏足夠的偏見防範措施。研究是分散的,競爭是激烈的,而且重點往往放在個別研究上,而不是全域性。
許多研究的進行並非出於追求真理的原因。利益衝突比比皆是,它們會影響結果。在醫療保健領域,研究通常是在對結果有巨大經濟利益的公司的要求下進行的。即使對於學者來說,成功也往往取決於發表積極的研究結果。高影響力期刊的寡頭壟斷也對資金、學術職業和市場份額產生扭曲效應。行業定製研究議程以適應自身需求,這也塑造了學術優先事項、期刊收入甚至公共資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場危機不應動搖對科學方法的信心。證明某事為假的能力仍然是科學的標誌。但是,科學家需要改進他們進行研究的方式以及傳播證據的方式。
首先,對於任何聲稱發現了新事物的報告,我們必須例行要求以額外研究的形式進行穩健和廣泛的外部驗證。許多領域很少關注複製的必要性,或者只是零星且隨意地進行復制。其次,科學報告應考慮到已進行的分析數量,這將傾向於淡化假陽性。當然,這意味著一些有效的說法可能會被忽視。這就是大型國際合作可能不可或缺的地方。人類基因組流行病學最近取得了良好的記錄,因為幾個大規模的聯盟嚴格驗證了遺傳風險因素。
確保測試結果得到驗證的最佳方法是,科學家在開始研究之前註冊他們詳細的實驗方案,並在研究完成後公開全部結果和資料。目前,結果通常是有選擇地報告的,強調其中最令人興奮的結果,而局外人經常無法獲得他們需要複製研究的資料。期刊和資助機構應強烈鼓勵完全公開每篇已發表論文的所有資料和分析方法。如果科學家預先說明他們的資料的侷限性或研究設計的固有缺陷,也將有所幫助。同樣,科學家和贊助商應徹底披露所有潛在的利益衝突。
一些領域已經採用了一種或多種這些機制。大型國際聯盟在流行病學中變得司空見慣;內科學年鑑和美國醫學會雜誌等期刊指示作者說明研究侷限性;許多期刊詢問利益衝突。然而,廣泛應用這些措施並非易事。
許多從事高風險研究的科學家將拒絕進行徹底的披露。更重要的是,許多重要的研究已經拱手讓給了製藥和生物醫學裝置行業,這些行業有時可能會以最有利於其產品的方式設計和報告研究。這令人尷尬。例如,增加對循證臨床和人群研究的投資應該由沒有實質性利益衝突的科學家而非行業來設計。
最終,對治療決策和政策有影響的發現應披露圍繞它們的任何不確定性。對於患者和醫生來說,根據只有 1% 機率正確的資訊來遵循治療方案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我們必須對機率保持現實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