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可能在 10 年內達到不可逆轉的臨界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根據昨天在美國地質學會和倫敦地質學會聯合會議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亞馬遜雨林的破壞可能比預期的要早得多地變得不可逆轉。雖然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世界雨林的前景黯淡,但他們對何時徹底毀滅存在爭議。目前對亞馬遜河流域雨林的估計是將末日定在距今 75 到 100 年。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詹姆斯·奧爾科克開發的新模型將日期提前到僅僅 40 到 50 年後。此外,奧爾科克說,破壞將在短短 10 到 15 年內達到不可逆轉的臨界點。

奧爾科克說:“由於熱帶雨林的運作方式,它們依賴於樹木將水分返回空氣中。”“氣候和森林的這種相互依賴意味著森林面臨的風險比我們想象的要近得多。”雨林依賴於一種叫做蒸騰作用的過程:水分從植被中蒸發,然後再次在森林上降雨,因此,雨林本質上保持了水分。由於這種迴圈對雨林的生存至關重要,奧爾科克駁斥了保護小部分雨林的觀點。他說,這樣的小片森林可能無法維持蒸騰迴圈;降雨量減少可能會導致更多的森林火災,並最終破壞更多的森林土地。

奧爾科克的分析基於他開發的數學模型,該模型用於研究人為森林砍伐的影響。與早期的研究不同,他關注的是森林破壞的區域性影響,而不是區域或全球影響。在此過程中,他還注意到了亞馬遜河流域中許多動物所面臨的威脅。他說:“已經有大量的物種瀕臨滅絕,因為森林本身就處於瀕危狀態。”“我們或許可以在動物園裡飼養一些動物,但我們肯定會失去很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昆蟲。我們不可能把它們都帶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