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標誌性大紅斑可能正在縮小,但它不會不戰而降。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木星驚人新地圖顯示,大紅斑(一場大約是地球直徑兩倍的巨大風暴)的收縮速度正在減緩。木星地圖是外行星年度肖像系列中的第一個,還揭示了科學家近40年來未見的罕見波浪結構。
美國宇航局利用新的哈勃影像製作了一段令人驚歎的木星大氣層變化影片。這些影像在10小時內拍攝,建立了整個行星的兩幅巨大地圖,使科學家能夠測量木星的風速,識別其大氣層中的不同事件,並追蹤行星外層的變化。[觀看我們對木星大紅斑縮小的解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木星的大紅斑,可以說是它最著名的特徵,已經被研究了大約300年。一段時間以來,這個行星大小的風暴一直在以更快的速度縮小。儘管它繼續縮小,但它似乎以比前幾年更慢的速度縮小。新影像顯示,該斑點比 2014 年小約 150 英里(240 公里)。
除了尺寸的變化外,哈勃還拍攝到了一個不尋常的細絲狀物,幾乎跨越了該斑點的整個長度。在 10 小時的影像序列中,由於風速達到約 335 英里(540 公里)/小時,該飄帶會移動和轉動。
這個斑點並不是木星表演中唯一的明星。在行星赤道以北,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波浪結構,這種結構此前只在行星上出現過一次。 1977 年發射的“旅行者 2 號”任務發現了一個類似的結構,但幾乎看不見。此後,由於缺乏其他類似的特徵,科學家們認為該波浪結構是一個僥倖現象。
目前的特徵位於充滿氣旋和反氣旋的區域。在地球上,當氣旋形成時,大氣中會出現類似的結構,稱為斜壓波。據研究人員稱,木星上的不尋常特徵可能會在雲層下方的清晰層中形成,只有當它向上移動到雲層中時才會可見。
新的木星地圖是在外行星大氣層遺產 (OPAL) 計劃下建立的第一個,該計劃每年將為哈勃提供時間來研究外行星。海王星和天王星已被觀測到;它們的地圖將在不久的將來放入公共檔案中。土星也將被成像並新增。該系列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瞭解外行星的大氣層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地球和太陽系以外行星的大氣層。
版權所有 2015SPACE.com,一家 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