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敏觸覺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現代最先進的指尖大小的觸控感測器靈敏度足以檢測到僅兩毫米寬的特徵。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化學工程師現在製造出了達到微米範圍的感測器,與人類觸控的靈敏度相媲美。他們製造了一種 100 奈米厚的薄片,該薄片由自組裝的金和硫化鎘奈米粒子交替層組成,中間用絕緣膜隔開。一旦透過薄膜施加電壓,對其施加壓力會導致電子從金中透過絕緣膜隧穿到硫化鎘層,然後硫化鎘層發光。從這種光顯影的影像可以捕捉到 40 微米寬、5 微米高的特徵,細節足夠顯示一美分硬幣上林肯衣服上的皺紋。研究人員 Ravi Saraf 解釋說,未來基於這項工作的機器人觸控感測器很可能不依賴光訊號,而是依賴電脈衝。這些發現發表在 6 月 9 日的《科學》雜誌上。

Charles Q. Choi 是《大眾科學》的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發表在《紐約時報》、《科學》、《自然》、《連線》和《LiveScience》等刊物上。在業餘時間,他遊歷了七大洲。

更多作者 Charles Q. Choi 的文章
《大眾科學》雜誌 第295卷 第2期本文最初以“靈敏觸覺”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295卷 第2期 (), 第30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806-30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