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將導致空氣質量惡化

一項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將減緩全球空氣迴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今天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將導致全球許多地區的空氣質量惡化。到本世紀末,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將暴露在日益停滯的大氣環境中,其中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將首當其衝地遭受空氣質量不佳的困擾。

由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氣候建模師丹尼爾·霍頓領導的團隊使用了 15 個全球氣候模型來跟蹤大氣停滯事件的數量和持續時間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靜止的氣團會形成,並導致煙塵、灰塵和臭氧在低層大氣中積聚。“很多空氣質量領域的研究都集中在汙染物上,”霍頓說。“這項研究退後一步,著眼於可能導致有害空氣質量形成的天氣或氣候因素。”

由於停滯導致的空氣質量惡化將如何影響不同地區的研究很少,而且對人類影響的估計也很少。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環境科學家傑森·韋斯特說,這項新研究表明,影響將有多麼廣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炎熱和悶熱
空氣停滯來自三個氣象因素:微風、穩定的低層大氣以及幾乎沒有或沒有降水來沖刷汙染的一天。

在溫室氣體高排放情景下,霍頓和他的同事計算出,到 2099 年,全球 55% 的人口將經歷更多的空氣停滯。與 1986 年至 2005 年的平均年數相比,印度、墨西哥和亞馬遜的大片地區每年可能會出現多達 40 天的空氣停滯,分別增加了 40%、19% 和 28%。該團隊未發現全球北部高緯度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或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發生重大變化。

然後,研究人員將當前人口規模納入考慮,以量化人類每天暴露於停滯事件和空氣汙染的情況。影響在印度、墨西哥和美國西部尤為強烈。霍頓說,到目前為止,由於印度龐大的人口以及大氣停滯的加劇,整體人類暴露量的最大增幅將出現在印度。

室外空氣汙染物是導致中風、心臟病、肺癌和包括哮喘在內的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2 年,全球室外空氣汙染導致 370 萬人過早死亡。霍頓說,各國可以透過限制溫室氣體、顆粒物以及臭氧前體(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來減輕空氣汙染的影響。

最新的研究沒有考慮人口規模或分佈的變化,也沒有考慮進入大氣層的汙染量的變化。

但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城市氣候學家蘇珊娜·格羅斯曼-克拉克說,這仍然預示著可怕的後果。“將這些停滯的空氣團與極端高溫結合起來,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人最終坐在急診室裡,”她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於 2014 年 6 月 22 日首次發表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