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和極端天氣共同致命

研究人員發現,汙染和極端溫度的混合可能致命

研究人員發現,顆粒物、臭氧和煙霧與極端溫度相結合,比這些問題單獨存在時構成更危險的健康威脅。

這種綜合威脅在溫度譜的冷熱兩端都很明顯。

科學家們早就認識到空氣汙染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威脅。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2012年,全球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源於空氣汙染。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擔憂是諸如《清潔空氣法》等影響深遠的立法的基石,奧巴馬政府也正是在這項法律框架下尋求限制溫室氣體排放(ClimateWire,6月3日)。

奧巴馬總統認為,空氣汙染和二氧化碳通常來自相同的來源,因此減少碳排放可以在短期內帶來健康益處。

極端溫度也具有已知的風險特徵,導致哮喘和熱衰竭的住院人數增加。隨著氣候變化,熱浪預計將變得更加嚴重和頻繁。隨著人們遷移到城市地區,這些風險將會增加,因為城市地區的升溫速度通常快於周邊地區。

然而,研究人員仍在描繪空氣質量和氣候的綜合影響。

德國聯邦健康研究機構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的高階科學家兼團隊負責人亞歷山德拉·施耐德說:“大多數研究都側重於其中一個方面。”

心力衰竭與溫度驟升有關
施耐德和她的合作者今年發表了兩項研究,一項發表在《心臟》雜誌上,研究短期溫度變化和心臟健康,另一篇論文發表在《總體環境科學》雜誌上,研究汙染和溫度如何影響健康風險。

在這兩份報告中,研究人員查看了1990年至2006年間德國南部三個城市——紐倫堡、慕尼黑和奧格斯堡的公共健康資料。這些城市全年氣候溫和,該地區很少有家庭安裝空調,但大多數家庭都有暖氣。

該團隊專注於此期間18.8萬例死亡中的各種心血管疾病。然後,它疊加了每小時的溫度、天氣和空氣質量資料,以找出哪些變數是相關的。

《心臟》雜誌的論文顯示,當溫度從20攝氏度升至25攝氏度時,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上升了9.5%。驟升的熱量產生了持續一兩天的殘留影響。

然而,當溫度從零下1攝氏度降至零下8攝氏度時,與心臟相關的死亡人數上升了7.9%。這些影響在寒流過後持續了長達兩週。

施耐德說:“我們對心力衰竭的影響如此之大感到有點驚訝。”

關於汙染的研究表明,臭氧(往往在較熱的日子形成)改變了熱應激的風險概況。然而,顆粒物似乎對溫度和死亡之間的聯絡沒有任何影響。

然而,原因仍然不明朗
連線溫度、汙染和死亡的機制仍然模糊不清。“有幾種假設,但沒有一個是真正百分百明確的,”施耐德說。

一種觀點是,溫暖的天氣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這是許多心臟問題的重要因素。一兩天內的溫度驟升具有如此強烈的影響這一事實表明,可變性,而不僅僅是極端情況,可能會增加風險。

老年人和患有心臟病的人尤其脆弱。

但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菲利普·斯塔頓認為,氣候變化背景下更溫暖的冬天可能不會提供任何庇護,他今年早些時候曾合著過一篇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ClimateWire,2月24日)。

他在評價施耐德的研究結果時說:“這看起來是一篇不錯的論文。”“我很高興他們的結果證實了我們關於短期溫度變化的假設。”

斯塔頓觀察到,低溫對健康的影響往往增加得更慢,並且會持續數週而不是數天。這使得更難以弄清楚在生理層面上是什麼在傷害人們。

憑藉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希望為特定的脆弱人群定製警告。施耐德建議為有心臟病發作和心力衰竭風險的地區釋出空氣質量和溫度聯合警報。

她的團隊的下一步是開始關注個體而不是僅僅是人群,識別血液標誌物和其他生理訊號,以說明一個人如何對其環境做出反應,甚至在需要去醫院之前。

施耐德說:“我們正在嘗試研究隨溫度變化的亞臨床標誌物。”“這實際上是我們的目標:找到這些影響背後的真正機制。”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