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之後:軟體模型如何摧毀市場

過度依賴物理學和數學博士開發的金融軟體,加速了華爾街的崩潰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如果好萊塢要拍攝一部關於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電影,那麼華盛頓特區政府大樓地下室的一個房間將成為關鍵場景的背景。在那裡,來自最大型投資機構的投資銀行家在2004年的一次短暫會議上成功地懇求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員取消一項規則,該規則規定了債務限額和應對不時之需所需的資本儲備。正如《紐約時報》報道的真實事件那樣,這項決定釋放了數十億美元,用於投資複雜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和衍生品,這些衍生品促成了9月份的金融崩潰。

在劇本中,下一個場景將是華爾街稱為“寬客”的精通數字的專家與他們的上級協商,討論如何實施監管變更。正是這些轉行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大師發明了這些晦澀的證券,並建立了軟體模型,據稱這些模型可以衡量公司持有這些證券在其投資組合中將承擔的風險。由於沒有維持債務上限和資本儲備的正式要求,委員會已經解放了這些公司,讓他們可以使用寬客團隊設計的風險工具來監管自己。

所討論的軟體模型估計投資組合在特定置信水平下,在一定時期內的金融風險水平。正如分形理論的先驅,長期以來一直是主流金融理論批評者的本華·曼德博在1999年的《大眾科學》雜誌上寫道,已建立的建模技術錯誤地假定,市場發生劇烈波動的可能性很小,並且所有價格變化在統計上都是獨立的;今天的波動與明天的波動無關,一家銀行的投資組合與另一家銀行的投資組合無關。這就是現實與火箭科學分歧的地方。嘗試在谷歌上搜索“金融崩潰”、“蔓延”和“2008”,這項搜尋揭示了這些假設是多麼的錯誤。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場現代悲劇不僅可以被構想成一部大型電影,也可以被構想成一場火車相撞或飛機墜毀。在航空領域,“可控飛行撞地”描述的是飛行員因疏忽或無能,將一架執行良好的飛機直接撞向山側的行為。華爾街的版本源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歷史性的房地產泡沫中期,允許過度依賴風險軟體的決定。這種令人陶醉的環境允許交易員將過於樂觀的假設和錯誤的資料輸入到他們的模型中,篡改軟體以避免觸發警報。

這場慘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火箭科學家和技術極客也應承擔部分責任。危機過後,寬客和他們服務的交易員需要接受徹底改造的必要性。政府的紓困計劃已經讓美國財政部和聯邦儲備委員會擁有了非凡的權力。監管機構必須確保交易這些證券的機構不會忘記這場災難的諸多教訓。一個重要的要點是:資本安全網(現在已恢復)絕不應再次被削減,即使危機並未迫在眉睫。

就寬客社群而言,他們需要開始尋找更好的模型——也許可以從行為經濟學中尋求幫助,行為經濟學研究投資者決策的非理性,以及從虛擬市場工具中尋求幫助,這些工具使用“智慧代理”來更忠實地模擬買賣雙方活動的起伏。這些數字巫師及其上級需要研究在之前涉及複雜金融工程的市場崩潰中從未吸取的教訓:風險管理模型應僅作為輔助手段,而不是替代關鍵的人為因素。就像飛機一樣,金融模型永遠不能被允許單獨飛行。

注:本文最初印刷時的標題為“危機之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