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在“古生物學”一詞出現之前很久就發現了恐龍化石

大約在公元1100年至1700年之間,一塊 大規模蜥腳類恐龍 骨骼被發現並運到賴索托的一個巖棚中,這標誌著已知最早的人類發現恐龍化石

Massospondylus carinatus skeleton.

卡里納圖斯蜥腳龍新模式標本。

Kimberley E. J. Chapelle

以下文章經 The Conversation 許可轉載,The Conversation 是一家報道最新研究進展的線上出版物。

發現第一批恐龍骨骼的功勞通常歸於英國紳士,因為他們在17至19世紀在英格蘭的發現。英國博物學家 羅伯特·普洛特 是這些人中第一個在1676年出版的《牛津郡自然史》一書中 描述 恐龍骨骼的人。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裡,恐龍古生物學將由眾多英國博物學家主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是 我們的研究 表明,古生物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過去。我們提供的證據表明,第一塊恐龍骨骼可能早在普洛特發現的 500 年前就在非洲被發現了。

我們是一個在南非研究化石的科學家團隊。透過查閱已出版和未出版的考古學、歷史學和古生物學文獻,我們發現,只要非洲大陸有人類存在,人們就對化石產生了興趣。

這並不令人驚訝。人類起源於非洲: 智人 至少存在了 30 萬年 。非洲大陸擁有各種各樣的岩層露頭,例如摩洛哥的凱姆凱姆地層、埃及的法尤姆窪地、 東非 的東非大裂谷和南部非洲的卡魯,這些地區都蘊藏著我們的祖先一直可以獲得的化石。

因此,非洲人首先發現化石不僅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通常情況下,科學家們據稱發現的第一批恐龍化石實際上是由當地嚮導帶到他們面前的。例如,尼日的圖阿雷格人發現了巨大的恐龍 約巴龍 ,坦尚尼亞的姆韋拉人發現了 長頸巨龍 。

我們的論文回顧了關於非洲本土化石知識的已知資訊。我們列出了在非洲各地遺址中似乎早已為人所知的化石,並討論了在古生物學科學出現之前,非洲社群可能如何使用和解釋這些化石。

賴索托的博拉拉巖棚

我們論文的亮點之一是賴索托的考古遺址博拉拉,這是一個後石器時代的巖棚。各種年代測定技術表明,該遺址在 12 世紀至 18 世紀(公元 1100 年至 1700 年)期間被科伊桑人和巴索托人佔據。巖棚本身周圍環繞著由固結沉積物構成的小山,這些沉積物是在大約 1.8 億至 2 億年前,當地球上出現第一批恐龍時,在類似撒哈拉沙漠的惡劣環境下沉積下來的。

賴索托的這一地區尤其以出產卡里納圖斯蜥腳龍而聞名,這是一種 4 至 6 米長、長頸、小頭的恐龍。該地區富含蜥腳龍的化石骨骼,在中世紀人們佔據該遺址時就已經如此。

1990 年,在博拉拉工作的 考古學家 發現,一塊蜥腳龍的指骨,即一塊化石指骨,被運到了洞穴中。洞穴牆壁上沒有伸出的化石骨骼,因此這塊指骨最終出現在那裡的唯一可能是,過去有人撿起它並將其帶到洞穴中。這個人這樣做可能是出於單純的好奇心,或者將其變成吊墜或玩具,或者用於傳統的治療儀式。

暴雨過後,該地區的人們發現已從母巖中沖刷出來的已滅絕物種的骨骼並不罕見。他們通常認為這些骨骼屬於一種類似龍的怪物,這種怪物會吞噬人類甚至整個房屋。在賴索托,巴索托人稱這種怪物為“Kholumolumo”,而在南非接壤的東開普省,科薩人稱其為“Amagongqongqo”。

不幸的是,指骨被收集和運輸的確切日期已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根據目前的知識,它可能發生在 12 世紀到 18 世紀巖棚被佔用的任何時間。這使得這塊恐龍骨骼有可能早在羅伯特·普洛特發現之前 500 年就被收集到。

關於已滅絕生物的早期知識

大多數人在科學時代之前很久就瞭解化石,可以追溯到集體社會記憶所能達到的最早時期。例如,在阿爾及利亞,人們將一些恐龍足跡稱為傳說中的“ 巨鵬 ”。在北美,公元 1000 年至 1200 年間, 阿納薩齊人 繪製了描繪恐龍足跡的洞穴壁畫。澳大利亞原住民認為恐龍足跡屬於傳說中的“ 鴯鶓人 ”。在南方,臭名昭著的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在 1519 年從 阿茲特克人 那裡獲得了一塊乳齒象的化石股骨。在亞洲,印度教徒將菊石(盤繞的化石海貝)稱為“ Shaligrams ”,並崇拜它們已有 2000 多年的歷史。

爭奪功勞

非洲人民長期以來就知道化石這一事實在民間傳說和考古記錄中顯而易見,但我們仍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例如,與歐洲、美洲和亞洲人民不同,非洲本土古生物學家似乎很少將化石用於傳統醫學。我們仍然不確定這是否是大多數非洲文化共有的真正獨特的文化特徵,或者是否是由於我們承認仍然不完整的知識造成的。

此外,一些非常著名的化石遺址,例如摩洛哥的凱姆凱姆地層和南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搖籃 洞穴,仍然沒有為本土知識提供有力的證據。這很遺憾,因為與化石相關的傳統可能有助於彌合當地社群和古生物學家之間的差距,這反過來可能有助於 保護 重要的遺產地。

透過探索非洲的本土古生物學,我們的團隊正在將一段被遺忘的過去拼湊起來,這段過去將功勞歸還給當地社群。我們希望它能激勵新一代當地古生物科學家追隨這些第一批非洲化石獵人的腳步。

本文最初發表於 The Conversation 。閱讀 原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