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談判接近尾聲,適應氣候變化成為氣候峰會的焦點

較富裕和較貧窮國家之間的分歧擴大

Alok Sharma speaking.

在2021年11月5日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第六天,COP26主席阿洛克·夏爾馬在“團結變革:全球青年之聲”活動上發言。

蘇格蘭格拉斯哥——隨著氣候談判進入尾聲,脆弱國家為促使世界採取行動應對來自海洋和天空日益加劇的威脅而做出的共同努力,可能正在世界舞臺上取得進展。

幾天來,談判代表們一直在沒有窗戶的房間裡開會,試圖就資金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達成協議。較富裕和較貧窮國家之間的分歧擴大,聯盟關係也變得更加牢固,導致一項提案提出要將減排努力完全排除在談判之外。

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氣候談判主任亞米德·達格尼特說:“到處都有爭鬥。”該研究所一直在觀察磋商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世界正在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爭鬥正在圍繞措辭和短語展開。

然而,今天早上釋出的草案文字似乎比之前的版本更加平衡,這表明脆弱國家的意見至少得到了傾聽。

新文字敦促發達國家到2025年將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從目前的水平翻一番,並提到了一個關於損失和損害的“技術援助機制”——氣候影響已無法再適應。

然而,在其他方面,關鍵要素已被削弱。

之前敦促各國在明年年底前回顧其氣候目標的句子現在只“要求”他們這樣做。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氣候主任大衛·瓦斯科說,措辭被削弱了,但加快回顧國家氣候承諾的時間框架至關重要。

關於加速淘汰煤電和化石燃料補貼的句子也仍然在草案文字中,但現在增加了對“效率低下”的補貼和“未減排”煤炭的警告,這表明如果煤電廠配備碳捕獲技術,則可以繼續運營。

該文字也沒有提及富裕國家是否應該彌補本應從2020年開始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的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缺口。

環保組織表示,仍然缺少一些重要要素。

樂施會COP26代表團團長特蕾西·卡蒂在一份宣告中說:“‘承認’損失和損害不會帶回被淹沒的房屋、被汙染的田地和失去的親人。富裕國家必須停止阻礙進展,並承諾為此採取行動。”

達格尼特說,大部分未知數在於這些承諾將如何執行——以及這些規則是否會薄弱或引入可能破壞當前文字的漏洞。

就像任何好的國際象棋比賽一樣,許多棋子仍在博弈中,接下來的24小時至關重要。

談判的結果可能有助於決定燃煤電廠繼續排放多少排放物,以及島嶼村莊是否能夠加強房屋以抵禦海平面上升。

對許多締約方來說,取得進展取決於讓每個人都按照他們所說的去做:採取足夠的行動——無論採取何種形式——以防止世界升溫到氣候變化的危險無法避免的地步。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美國不為適應氣候變化提供更多資金,也不呼籲彌補1000億美元的缺口,這充當了破壞者的角色(氣候電訊,10月21日)。

發展中國家表示,這筆錢將有助於支付為保護其人民和土地免受氣候變化影響所需的努力。

過去,美國一直拒絕為氣候損害賠償各國,擔心這會表明美國對全球範圍內正在出現的災難負有責任,並使美國在經濟上有義務解決這些風險。但它上週簽署了一份宣告,承認需要“避免”和“處理”損失和損害,官員們表示他們願意討論該援助可能採取的形式。

48國組成的“氣候脆弱論壇”專家諮詢小組主席薩利穆爾·胡克表示,美國不支援為損失和損害設立單獨基金的想法。但他表示,脆弱國家將繼續努力改變美國的立場。

他說:“我們需要在格拉斯哥找到前進的方向,”直到2022年下次氣候談判。“然後我們就可以實現它。”

分歧加深

今年談判更具挑戰性的部分原因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數量和複雜性,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世界遠未達到減緩全球變暖所需的目標。

聯合國科學機構最近的一份報告表明了問題的嚴重程度——所需的轉型型別正在威脅強大的化石燃料利益。

氣候智庫E3G的高階助理奧爾登·邁耶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不會輕易消失。”

早在兩週前被稱為COP26的聯合國氣候會議開始之前,領導人就曾多次表示,談判將是困難的。

COP26主席阿洛克·夏爾馬昨天說:“我認為我們怎麼強調這次會議的困難都不為過。”

夏爾馬補充說:“我們的領導人在本次峰會開始時明確表示,他們希望我們展現雄心並建立共識。”“然而,我們仍然看到,在金融領域,我們難以取得進展,即使在一些例行的技術問題上也是如此。”

這位自稱“不戲劇性夏爾馬”的主席表示,金融磋商需要加快——而且現在就要加快。

儘管夏爾馬呼籲在今天結束之前完成談判,但談判可能會持續到週末。文字將會有更多更改。

英國首席談判代表阿奇·楊說:“在一些要素上存在非常強烈的分歧。”

他指出玻利維亞——代表一個名為“志同道合的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和印度)的國家集團——提出的建議是刪除整個關於減少排放的部分,即所謂的減緩。

楊說:“這讓你感覺到,在本次會議上,我們尚未達成共識,即我們需要集體提高我們的雄心。”

與往年一樣,談判因資金問題而陷入僵局。但這並不是唯一的癥結所在。

邁耶說:“減緩、適應、資金以及損失和損害,都是癥結所在。”

玻利維亞代表團團長和LMDCs發言人迭戈·帕切科·巴蘭扎說,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氣候變化是所有這些問題加在一起的總和。

他說:“我們不能僅僅為了支援某些敘事而挑選和選擇《巴黎協定》的要素——在這種特定情況下,發達世界的敘事實際上只對減緩感興趣。”

代表環境非政府組織的氣候行動網路發言的特蕾莎·安德森稱,刪除減緩的建議是對遭受氣候危機的人們的“當頭一棒”。

與此同時,“氣候脆弱論壇”制定了一項氣候緊急協議,該協議取決於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來適應全球變暖的影響。它還呼籲在損失和損害方面設立一個常設議程專案和一個獨立於適應的融資機制。

迦納環保局氣候變化副主任伊曼紐爾·塔奇-奧本說:“伴隨氣候變化而來的災難,我們所有的農場都被摧毀了,我們所有的生計都被摧毀了。那麼誰來支付這些損失?”

經POLITICO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1。 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Sara Schonhardt covers climate and energy developments globally, with a focus o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finance and how countries are approaching the transition to cleaner economies. Prior to joining E&E News, Sara worked as a reporter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cross much of Southeast Asia, with stint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nd Voice of America. She was a staff reporter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n Indonesia until 2017. Sara has a degree in journalism from Ohio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More by Sara Schonhardt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