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五號樂高套裝、月球影像展覽和新科學書籍

大眾科學編輯特別推薦的阿波羅11號主題

© 2019 樂高集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樂高創意 NASA 阿波羅土星五號
拼裝套裝(119.99 美元)

1969 年 7 月 16 日清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技師們將超過 75 萬加侖的燃料裝入 363 英尺高的土星五號火箭,這枚火箭將成功地將阿波羅 11 號宇宙飛船送往月球。這將是 1967 年至 1973 年間 13 次土星五號發射之一。該運載火箭仍然是迄今為止最高、最重、動力最強的火箭。為了紀念土星五號著名發射 50 週年,本月專欄聚焦所有與阿波羅 11 號相關的事物。至於火箭,可以購買這款 3.3 英尺高的樂高工程壯舉,其中包括三個可拆卸的級,以及登月艙和指揮艙。即使有 1969 塊積木(明白了嗎?),它也絕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樂高套裝,但它是對 NASA 太空旅行中最有成就的“主力”之一的精美而有趣的致敬。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小步:將我們送上月球的不可能任務
作者:查爾斯·菲什曼。
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2019 年(29.99 美元)

將宇航員送上月球,據一些估計,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並且已被詳細記錄在案。但是,阿波羅 11 號任務的許多幕後故事仍然出人意料地不為人知。記者菲什曼分享了一些細節,例如月球聞起來像溼灰,或者當巴茲·奧爾德林邁出第一步月球行走時,一位開發他的宇航服的工程師默默地驚恐地注視著,擔心奧爾德林會絆倒、撕裂宇航服並使任務失敗。菲什曼還敘述了 1962 年末約翰·肯尼迪總統和 NASA 局長詹姆斯·E·韋伯之間激烈的對話,揭示了肯尼迪對阿波羅計劃的預算和困難感到惱火。最終,登月任務在逆境中取得了成功。—吉姆·戴利

月球:未來的歷史
作者:奧利弗·莫頓。
經濟學人圖書,2019 年(28 美元)

人類對月球的迷戀早於兩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表面。“它定義了天空,”科學作家莫頓在《月球》中說道。“它完整了地球。” 為了致敬,他深思熟慮地描述了這種親密關係的歷史,從早期幾代人依靠這顆天然衛星作為照亮夜空的工具,到阿波羅任務的勝利以及商業太空旅行的可能性。莫頓還反思了科幻小說在登月前對社會的影響——月球定居故事代表了未來,他寫道,有時是田園詩般的,有時是可怕的。今天,月球繼續激勵著我們:我們人類懷揣著新的雄心壯志,重返我們星球最近的夥伴,並將其作為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墊腳石。—蘇尼亞·布塔

阿波羅的繆斯:攝影時代的月球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時間:2019 年 7 月 3 日至 9 月 22 日
(普通門票,25 美元)

當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用自制望遠鏡觀察月球時,他繪製了月球表面令人驚訝的崎嶇不平,於 1610 年出版了他的畫作,並開創了一個名為月球學的新的天文學領域。它們當然不是第一批月球照片,但也許是人類自古以來對地球衛星著迷的更科學的迭代。今年夏天,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展出一個迷人的月球影像收藏,從銀版照相法照片(包括兩張 19 世紀 40 年代以前未被發現的照片)到尼爾·阿姆斯特朗 1969 年在月球表面拍攝的巴茲·奧爾德林戴著鏡面頭盔的史詩般肖像。當然,還有伽利略著名的原作。

安德里亞·加夫裡列夫斯基《大眾科學》的首席新聞通訊編輯。她撰寫每日《今日科學》新聞通訊,並負責管理雜誌的所有其他新聞通訊。此外,她還管理所有特別收藏版,過去曾擔任《大眾科學·思想》、《大眾科學·太空與物理》《大眾科學·健康與醫學》的編輯。加夫裡列夫斯基在《科學家》雜誌開始了她的新聞事業,在那裡她是一名專題撰稿人和編輯,負責生命科學領域的“熱門”研究論文。她在教育出版領域工作了六年多,為生物學、環境科學和營養學高等教育編輯書籍。她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科學碩士學位和新聞學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也是普利策獎的所在地。

更多作者:安德里亞·加夫裡列夫斯基
大眾科學雜誌第 321 卷第 1 期本文最初以“推薦”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21 卷第 1 期(),第 8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19-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