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避免輸血引起的併發症,接受者必須確保供血者的血液與他們自己的血液相匹配,這意味著兩個主要因素必須一致:血型(A、B或0)和恆河猴因子,即陽性或陰性。兩者都是紅細胞表面表達的抗原——如果它們不同,它們會引起免疫攻擊。大約85%的人口是恆河猴陽性,有時這使得需要輸血的恆河猴陰性的人難以找到匹配的血液。如果恆河猴陰性的母親懷有恆河猴陽性的第二個孩子,也可能出現問題。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恆河猴因子的功能,該因子以恆河猴中一種交叉反應蛋白命名。然而,在今天的《自然遺傳學》雜誌上,來自比利時、法國和義大利的科學家報告說,其組成部分之一RhAG透過細胞膜運輸銨離子。
恆河猴因子由幾個部分組成,即RhD、RhCE和RhAG,只有RhD在恆河猴陰性個體中缺失。研究人員發現,RhAG在氨基酸序列上與脊椎動物中未發現的銨 (NH4+) 轉運蛋白家族相似。為了測試 RhAG 在人類中是否具有相同的功能,他們在缺乏自身銨轉運蛋白的突變酵母細胞中產生了人類蛋白質。事實上,酵母細胞在需要從環境中吸收銨的條件下存活了下來。此外,RhAG 能夠在相反的方向提供運輸:它將有毒的甲基銨以及過量的銨泵出細胞。科學家們獲得了類似的結果,他們發現 RhGK 是僅在肝細胞中發現的一種新的恆河猴蛋白。
在人體內,銨主要是廢物,在高血濃度下會變得有毒,因此RhAG可能有助於紅細胞從血漿中吸收銨並將其運輸到肝臟或腎臟等解毒器官。或者,銨可能充當訊號分子,而轉運蛋白控制訊號。無論其確切作用如何,新結果可能有助於科學家瞭解恆河猴缺陷綜合症,這是一種 RhCE 或 RhAG 發生突變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