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963年,西孟加拉邦和阿薩姆邦約有20萬印度人面臨迫在眉睫的饑荒。幾年後,乾旱導致鄰近的比哈爾邦出現嚴重的糧食短缺。在這些報道的背景下,生物學家保羅·埃爾利希在他1968年的著作《人口爆炸》中推測,在短短幾年內,數億人將死於飢餓,因為人口的不可阻擋的增長超過了有限的資源。
這種新馬爾薩斯主義情景從未發生。對於印度來說,農業綠色革命避免了“靠船運糧食度日”的生存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需要無限期的外國糧食援助來避免埃爾利希最壞情況的預測。在隨後的40年裡,印度經歷了徹底的改造,現在作為新興經濟巨人登上了雜誌封面。世紀之交的發展中國家現在經常面臨更多肥胖問題,而不是饑荒問題——這是全球化的社會學衍生現象,被稱為營養轉型。千禧年標誌著超重人數首次與全球營養不良人數相等,並且作為一個人口群體,營養過剩的13億人現在超過了飢餓人口數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