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許可摘錄自《復活科學:保護、去滅絕與野生生物岌岌可危的未來》,作者:M. R. O’Connor。由聖馬丁出版社出版。版權所有 © 2015。(《大眾科學》和聖馬丁出版社均為霍爾茨布林克出版集團旗下機構。)
美洲獅是一種有很多名字的貓科動物。山獅、美洲豹、山地獅。在美國東南部,美洲獅被稱為豹,在 1970 年代初期,生物學家們就它們是否還活著的問題分成了兩派。第一派認為該亞種已經完全消失。從西班牙征服者開始,這個國家的殖民者將這些動物視為威脅,並因此而殺害它們。賞金法規定,任何人殺死一隻豹子並能用頭皮證明,就可以獲得獎勵;1887 年,一隻死豹價值 5 美元。與此同時,獵人、擅自居住者和蔓延的農業耗盡了鹿的數量,而鹿是豹子的主要食物。結果是,到 19 世紀末,曾經從南卡羅來納州南部漫遊到田納西州、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美洲獅,這種優雅的動物幾乎消失殆盡。“該物種的確切分佈範圍現在無法確定,因為美洲獅在佛羅里達州東北部地區已經滅絕,我相信佛羅里達州北部也是如此,”波士頓自然歷史學會的一名成員在 1898 年報告說。“多年來,在佐治亞州東部一直沒有人見過它們。”
第二派認為,一些豹子——可能多達 300 只——可能已經在佛羅里達州南部的森林和沼澤中找到了依靠野豬生存的方法,這些地方的酸性土壤幾乎不可能進行農業耕種,而熱帶景觀的酷熱和潮溼限制了開發。有一些證據支援這種觀點。1969 年,一位副警長在佛羅里達州中部因弗內斯鎮附近殺死了一隻 100 磅重的雄性豹。三年後,一名公路巡警在奧基喬比湖以東射殺了一隻豹,此前這隻豹被一輛汽車撞傷。基於這些遭遇,有理由相信,該亞種可能仍有較大殘餘種群在佛羅里達州的荒野中勉強生存。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大約在 1972 年,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WWF) 決定查明真相。當時距離國會透過《瀕危物種法案》僅一年。自 1958 年以來,佛羅里達州法律已全面禁止捕獵豹,但根據新的聯邦法律,這種貓科動物會被列為受威脅物種嗎?瀕危物種?還是已滅絕物種?該環保組織聯絡了佛羅里達州的一位分類學家,後者又聯絡了德克薩斯州的一位名叫羅伊·麥克布萊德的捕食者獵人和追蹤者。
麥克布萊德不太可能被一群對豹的生存感興趣的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聘用。作家唐納德·舒勒在他 1991 年出版的著作《鷹牧場事件》中,罕見地描繪了一個不願拋頭露面的隱士的形象。“在他年輕的時候,”舒勒寫道,“他在將美洲獅逼近德克薩斯州的滅絕邊緣方面,比任何其他人都做得多。憑藉他驚人的毅力和他的獵犬群的素質,一旦麥克布萊德追捕一隻獅子,這隻獅子‘幾乎永遠逃不掉’。”當一隻特別狡猾的掠食者橫行霸道且需要抓捕時,“讓麥克布萊德來做”是座右銘。
麥克布萊德使用各種方法來捕獲動物。如果他手頭沒有有效的工具,他就自己發明。在 1970 年代,他在一個綿羊牧場上難以誘捕一隻郊狼。他想到,如果他能把陷阱放在動物攻擊綿羊脖子的位置,他就有一種萬無一失的方法來捕捉飢餓的郊狼。當然,他無法安裝陷阱,所以他發明了一種帶有毒藥的項圈,可以套在綿羊的脖子上,殺死郊狼。麥克布萊德將他獲得專利的項圈發展成了一項家族企業,位於德克薩斯州阿爾派恩附近的家中。當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限制在國內使用一種名為 1080 號化合物的毒藥時——這是一種幾十年來用於毒殺大型掠食者的流行物質,無臭無味,也用於麥克布萊德的項圈中——他將這些項圈賣給了墨西哥、加拿大、阿根廷和南非的牧場主。
除了他在美國的工作之外,麥克布萊德還作為一名簽約的獵狼人,在墨西哥各地旅行多年。他能說流利的西班牙語,並騎在馬背上為需要保護牲畜的牧場主追蹤被稱為“El Lobo”的動物。當科馬克·麥卡錫在 1990 年代創作他的邊境三部曲系列的第二本書《穿越》時,他從麥克布萊德花費 11 個月在墨西哥獵捕一隻狼的故事中獲得了靈感,創作了一個關於一個飽受困擾的 16 歲男孩試圖捕捉一隻狼的故事。在西南地區的獵人和博物學家中,這個故事已成為傳奇。
這隻名叫“拉斯瑪格麗塔斯”的雄狼,由於與陷阱的一次遭遇,失去了左前腳上的兩根腳趾。在 1960 年代後期,他一直在杜蘭戈-薩卡特卡斯邊境沿線的牧場上殺死數十隻一歲大的小公牛和小母牛。“這隻狼很少兩次使用同一條小徑,如果它透過伐木路進入牧場,它就會透過牛道離開,”麥克布萊德在 1980 年的一份政府報告中寫道。“我確信我能抓住拉斯瑪格麗塔斯,但我無法讓他靠近陷阱。”麥克布萊德嘗試了誘餌陷阱和盲阱、用橡樹葉煮過的陷阱以及隱藏在精心篩選過的泥土中的陷阱。但都無濟於事。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麥克布萊德只設法讓這隻狼靠近陷阱四次。他騎著馬走了數千英里,試圖理解這隻動物躲避他的不可思議的能力。“將近一年過去了,我現在確信我永遠也抓不到這隻狼,”他寫道。“這隻狼是如何知道陷阱在那裡的,至今我仍無法理解。”然而,有時麥克布萊德注意到,瑪格麗塔斯曾在路邊的篝火旁經過,那是運原木卡車司機沿途停下來做飯的地方。“我在一條狼肯定會下來的路附近設定了一個陷阱(如果它繼續在該地區捕殺的話),在陷阱上生了一堆火,讓火自己熄滅。”麥克布萊德在火堆的灰燼中放了一塊幹臭鼬皮,然後等待。三月份的一天,這隻狼聞到了陷阱的氣味,前去檢視。陷阱夾住了他的殘疾腳。
狼愛好者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可能會對一個男人獵殺我們現在知道的是墨西哥灰狼物種在野外僅存的少數個體之一的故事感到不寒而慄。但麥克布萊德的遺產比這更復雜。1976 年,墨西哥灰狼根據《瀕危物種法案》被列為瀕危物種,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USFWS) 瀕危物種辦公室聘請麥克布萊德查明,政府曾經試圖根除的狼是否在墨西哥倖存下來。他在杜蘭戈州發現了大約十二隻狼,在奇瓦瓦州發現了六隻狼。 總共,他估計墨西哥可能仍有多達五十隻個體存活,但在他看來,該物種在野外獲救的可能性是不可能的。第二年,他誘捕了六隻灰狼——兩隻在奇瓦瓦州的內多山脈,四隻在杜蘭戈州的科內託附近——並將它們送往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一個政府圈養繁殖計劃,目的是將它們帶回大自然。“至少可以說,這是一個政策上的轉變,”他告訴我。“他們是殺死它們的人,然後他們試圖重新引入它們。”經過多年的政治爭議、官僚動盪和人口波動,如今大約有八十隻墨西哥灰狼在西南部漫遊,比 1998 年政府將它們重新引入野外以來的任何時候都多。這些狼是僅僅七隻狼的後代,這七隻狼代表了三個圈養譜系:阿拉貢、幽靈牧場和麥克布萊德。由於更大的遺傳變異,麥克布萊德譜系構成了當今種群 70% 以上的遺傳祖先。
當然,在 1972 年,當世界自然基金會聘請麥克布萊德時,他的聲譽並不是作為一個在將瀕危物種從滅絕邊緣拯救出來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的人,而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追蹤者。如果有人能夠查明是否有佛羅里達豹在經歷了 500 年的生存衝擊後倖存下來,那個人就是他。
麥克布萊德帶著他的獵犬群抵達佛羅里達州。他從伊斯托克波加湖附近的高地縣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周內一路向南,最終到達大柏樹國家保護區。他沒有看到豹,但找到了一些豹存在的證據。“不多,”他後來會說,“但有一些。”第二年,他重複了同樣的調查,在奧基喬比湖西南部的菲什伊廷溪附近,他的獵犬群將一隻豹子趕上了樹,那是一隻年老的雌豹,身上佈滿了蜱蟲,狀況很差。看來她從未生育過小豹。
麥克布萊德開始教州生物學家克里斯·貝爾登如何識別豹的蹤跡,例如爪印、尿液標記和糞便。1974 年,他們發現了兩隻豹子生活在法卡哈奇河岸的證據。根據他們的搜尋,麥克布萊德和貝爾登認為,有多達二三十隻豹子仍然活著,以奧基喬比湖周圍地區和南部大沼澤地的鹿和野豬為食。“我很驚訝能找到它們,”麥克布萊德在 1994 年說。“我的意思是,我來到這個人口稠密的地區,我真的很驚訝竟然還有豹子剩下。”
他的發現促成了佛羅里達豹恢復小組於 1976 年成立。其任務是:制定一項拯救佛羅里達豹免於滅絕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