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復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編者按:這篇文章是“核燃料再迴圈:弊大於利”專題報道的一部分,該報道出自《大眾科學》2008年5月刊

核能復興?
在經歷了數十年人們興趣衰退之後,核能蓄勢待發,準備捲土重來,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推動:

  • 化石燃料成本上漲

  • 核能的零碳排放

  • 慷慨的政府補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那些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能夠擁有未來。


關鍵點
美國核工業迄今為止積累的乏燃料數量(約 58,000 公噸)現在幾乎等於用於在反應堆場址容納此類物質的冷卻池的容量。到本世紀中葉,這個數量將大約翻一番。

利&弊
理論上,後處理乏燃料並在反應堆中迴圈利用可以減少鈾礦開採量,並使更多廢物以放射性僅持續幾個世紀而非數千年的形式存在。但在實踐中,這種方法是有問題的,因為它很昂貴,減少廢物的作用微乎其微(除非建立極其昂貴且複雜的再迴圈基礎設施),並且增加了乏燃料中鈽被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風險。

尤卡山最新進展
美國擬議在內華達州尤卡山建立核廢料處置庫的進展仍然緩慢。往好裡說,其建設最早也要到 2011 年才能獲得批准,並且該專案要到 2016 年才能完成。因此,美國核工業最早也要到 2017 年才能開始在那裡儲存乏燃料——甚至更晚,如果工作因科學爭議、法律挑戰或資金短缺而延誤的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