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虎鯨為何經歷更年期的新理論

證據表明這是為了更大的社會利益

Gerard Lacz © age fotostock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從進化角度來說,人類和虎鯨在數百萬年前就分道揚鑣了,但這些莊嚴的鯨類動物與我們有很多共同之處:複雜的大腦、緊密的家庭群體,以及最重要的,祖母。儘管虎鯨奶奶可能沒有白髮和眼鏡,但她們也會經歷更年期——這在動物王國中是一種罕見的現象,已知隻影響兩種非人類物種:虎鯨和領航鯨。生物學家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個物種會在失去生育能力後還能存活很久?

為了試圖解開他所謂的“一個巨大的進化謎題”,行為生態學家和作家達倫·克羅夫特和他的同事深入研究了太平洋西北部兩個虎鯨群體 40 年的出生和死亡資料——這些資料是透過每年調查相同的海洋地點,並透過虎鯨身上的標記和傷疤來識別個體虎鯨而收集的。雌性虎鯨在 30 多歲或 40 多歲時停止繁殖,但可以活到 90 多歲,而且後代與母親留在同一個群體中。此前,該團隊已經確定,絕經後的雌性虎鯨會幫助它們的成年後代生存,並且是重要的群體領導者。“這些年老的雌性實際上充當了生態知識的儲存庫,儲存著何時何地尋找食物的資訊,”克羅夫特解釋說。

這些發現與祖母假說相吻合,該假說認為,進化偏愛長壽的祖母,因為她們支援自己的孩子繁殖,並幫助確保孫輩的生存。然而,研究人員懷疑,擁有年長雌性虎鯨的價值不足以推動更年期的進化(例如,年長的雌性大象是母系氏族的首領,但會繁殖到死亡)。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們決定檢驗最初為古代人類開發的生殖衝突假說,該假說認為更年期的進化是因為年長的雌性與群體中更多的成員有親緣關係,但與年輕的雌性相比,其生殖競爭能力較弱。當研究人員用虎鯨檢驗這一假說時,他們發現年長的雌性確實在群體中擁有更多的親屬,並且當祖母和她們的女兒同時繁殖時,祖母的後代不太可能存活下來。因此,該團隊在 1 月份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報道說,年長的雌性從生殖競爭轉向合作為其親屬謀福利。克羅夫特說,然而,這些發現並沒有否定祖母假說——相反,它們是對祖母假說的補充,提供了一種可能推動更年期進化的具體機制。

動物智力神經科學家和專家洛裡·馬裡諾領導著鯨類動物保護區專案,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對此表示贊同。“對於複雜動物的複雜行為來說,通常永遠不會只有一種解釋,”她說,並補充說,儘管人類和虎鯨生活在非常不同的環境中,但它們相似的社會結構導致了它們的行為趨同。克羅夫特對此表示贊同:“我們可以在虎鯨和人類之間得出這些相似之處——我只是覺得這絕對令人著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