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疫苗錯誤資訊的全新資源

#ScienceUpFirst 倡議旨在提供、支援和放大準確的科學資訊,以幫助人們做出明智的健康決策

A man sits at a desk looking intently at his smartphone.

全球已有超過 400萬人 因 COVID 而死亡,包括超過 3400萬 例病例和僅在美國就有超過 61萬 例死亡。更糟糕的是,我們似乎還遠未看到疫情結束。最近,因 COVID 住院和死亡的人數有所增加,主要發生在完全未接種疫苗或部分接種疫苗的人群中。這一切更令人悲痛的是它的可預防性;我們知道 疫苗對 導致 COVID 的 SARS-CoV-2 病毒的 Delta 變種仍然有效,而 Delta 變種現在是美國的主要毒株。

我們知道,未接種疫苗的人對其決定有不同的原因和顧慮。例如,有些人患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疾病;另一些人來自服務不足的社群,希望接種疫苗但機會有限。

與此同時,我們也知道,關於 COVID 的 健康錯誤資訊和陰謀論非常猖獗。它們造成了真正的損害,並危及公眾健康。它們與 遵循公共衛生建議的可能性降低有關,例如戴口罩,並且會影響健康決策,例如 接種 COVID 疫苗的意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關於 COVID 的許多有害謠言在社交媒體上流傳;例如

在這方面,健康錯誤資訊會加劇疫苗猶豫,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全球健康十大威脅之一。在 COVID 的背景下,這種威脅變得非常明確和非常緊迫。隨著疫苗接種計劃的進行,疫苗猶豫可能會威脅到群體免疫的目標,而群體免疫是結束疫情的關鍵。

包括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CDC) 在內的組織都非常關注疫苗猶豫,並透過資助和宣傳來專門解決這個問題,而 世界衛生組織線上錯誤資訊的程度稱為“資訊疫情”

迫切需要確保可靠的、基於證據的資訊與錯誤資訊一樣可用、豐富且易於獲取,並且它在網上的傳播速度也一樣快。而這正是 #ScienceUpFirst 倡議 誕生的原因:線上提供、支援和推廣準確的科學資訊,以幫助人們做出明智的健康決策。

支援基於證據的公共衛生

#ScienceUpFirst 專案始於 公共衛生學者 Timothy Caulfield新斯科舍省參議員 Stanley Kutcher 招募了一個由加拿大科學家、傳播者和健康專家組成的聯盟,以授權人們共同努力對抗關於 COVID 和 COVID 疫苗的錯誤資訊。

#ScienceUpFirst 團隊獨立代表來自一系列加拿大大學和組織。在運營方面,該專案得到 加拿大科學中心協會加拿大 COVID-19 資源阿爾伯塔大學衛生法研究所 的支援。

該雙語活動在包括 Twitter、Instagram、Facebook 和 TikTok 在內的社交媒體平臺上使用線上主題標籤 #ScienceUpFirst 和 #LaScienceDAbord。本質上,#ScienceUpFirst 利用社交媒體來推廣和放大現有的最佳科學內容,以努力揭穿錯誤資訊。

該活動的最初目標是遵循 基於證據的指南,專門針對與 COVID 和 COVID 疫苗相關的錯誤資訊和陰謀論。最終,該框架將應用於 COVID 大流行之外,以解決其他型別的健康和科學相關錯誤資訊,例如,氣候變化和心理健康。

在社交媒體層面,該活動做了兩件事:

  • 它尋找、評估和推廣現有的、基於證據的內容,目的是吸引人們幫助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和放大這些內容。重要的是,這包括努力調整內容,並確保它反映和迎合不同的社會人口群體。

  • 它從社群合作伙伴、關注者和其他官方資料來源獲取資訊,以確定最相關和最及時所需的內容。然後,它以具有視覺吸引力的方式建立科學準確且易於理解的內容,並且此內容在釋出到該活動的社交媒體平臺之前會經過審查。

揭穿錯誤資訊是有效的

解決錯誤資訊絕對值得努力。研究表明,如果操作正確,揭穿是有效的,並且可以產生效果。這意味著在製作資訊以反擊錯誤資訊時,使用基於證據的策略。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提供科學依據,使用清晰且可分享的內容,引用值得信賴的來源,指出科學共識及其演變,融入敘事和故事,以事實為主導,友善和真實,並突出邏輯和修辭手法中的漏洞。

如何參與

#ScienceUpFirst 運動不是被動的,而是一個持續的、互動的專案,旨在吸引和告知公眾。

人們可以透過三種方式幫助使用 #ScienceUpFirst 來擴大基於證據的資訊並揭穿錯誤資訊:

  • 在 Twitter、Instagram、Facebook 和 Tik Tok 上關注 @ScienceUpFirst,並使用主題標籤 #ScienceUpFirst 或 #LaScienceDAbord 參與和分享內容。

  • 在所有社交媒體渠道上,在關於 COVID 的科學帖子和錯誤資訊帖子中標記 @ScienceUpFirst。

  • 訪問 www.ScienceUpFirst.com,查詢來自我們一些社群合作伙伴的精選、可分享的 COVID 內容和資源。

該專案於 1 月底啟動,此後已獲得超過 3 萬人的 4 萬多條帖子,總計關注的社交媒體帳戶為 2.6 億個。

衛生專業人員和科學家有道德責任促進和實踐基於證據的患者護理和公共衛生。這項任務的一部分包括透過社交媒體上的科學傳播來公開和糾正線上錯誤資訊。

雖然 #ScienceUpFirst 活動是一項加拿大倡議,但健康錯誤資訊和宣傳沒有國界,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我們歡迎並鼓勵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每個人加入我們。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文的修改版最初發表在《對話》中。

Jonathan N. Stea, Ph.D., R. Psych, is a registered and practicing clinical psychologist i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and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Clinically, he specializes in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concurrent addictiv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Follow him on Twitter @jonathanstea.

More by Jonathan N. Stea

Krishana Sankar, Ph.D., is a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ist and science communicator. She is currently the science advisor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lead for ScienceUpFirst. She is also a volunteer vaccine educator, conducting vaccine science and safety outreach in Canada and Guyana. Follow her on Twitter @KrishanaSankar.

More by Krishana Sank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