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鹽飲食導致高血壓,這是包括心臟病和中風在內的一系列健康問題的風險因素。 但是在過去十年中,針對人類群體的研究報告稱,鹽攝入量與中風之間存在關聯,而與高血壓和心臟病風險無關,這表明鹽攝入量與大腦健康之間存在缺失的環節。
有趣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交流,現在通常被稱為腸-腦軸。 腸-腦軸的紊亂會導致多種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和腸易激綜合徵。 因此,腸-腦軸研究這一新興領域正在迅速發展和演變。 五年前,一些研究表明,高鹽攝入會導致腸道內發生深刻的免疫變化,從而增加大腦對自身免疫的易感性——當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健康的細胞和組織時,這表明腸道可能透過免疫訊號與大腦進行交流。
現在,新的研究表明了另一種聯絡:從腸道發出的免疫訊號會損害大腦的血管,導致大腦健康狀況惡化和認知障礙。 令人驚訝的是,這項研究揭示了一種以前未被描述的由免疫系統介導的腸-腦連線,並表明過量的鹽可能會透過損害大腦血管對人類的大腦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而與其對血壓的影響無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研究提出了新的治療靶點,以對抗中風(全球第二大死因)和認知功能障礙。 減少鹽攝入量適用於全球各地的人們,因為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攝入過多的鹽:平均每天 9-12 克,或約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最大攝入量水平(5 克)的兩倍。
研究人員使用了小鼠,發現小腸中的免疫反應引發了一系列化學反應,到達大腦的血管,減少了流向大腦皮層和海馬體的血流量,這兩個腦區對於學習和記憶至關重要。 這反過來導致認知能力測試的下降。 即使在沒有高血壓的情況下,學習和記憶的障礙也很明顯; 他們觀察到,腸道正在對鹽超負荷做出反應,並引導免疫訊號,這些訊號為整個大腦重要血管複合體的惡化和認知功能的損害奠定了基礎。 雖然這項研究迄今為止僅在實驗動物身上進行,但科學家們認為,其中大部分可能也適用於人類。
降低鹽攝入量已被證明對整體健康有益,因此研究人員想知道這些益處是否會擴充套件到這種新發現的訊號級聯,該級聯始於腸道並靶向大腦血管,最終影響認知功能。 當小鼠在高鹽飲食後恢復正常飲食時,過量鹽攝入引起的有害健康影響被消除。 一種破壞免疫訊號的藥物干預也逆轉了這些影響。
這種新發現的腸-腦連線的意義擴充套件到幾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溼性關節炎、牛皮癬和炎症性腸病,這些疾病已被證明會啟用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同免疫訊號通路。 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較高的中風風險,並且與神經系統中功能不良的血管有關。 這項研究還表明,我們吃什麼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並且身體中看似孤立的部分可以在大腦健康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結果激發了對日常壓力源如何影響我們的消化系統和血管,進而改變大腦,以及我們如何看待和體驗世界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