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系外行星發現地圖

離我們最近的大多數外星世界都圍繞著附近最小、最暗的恆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天文學家已經知道超過 3,500 顆系外行星——圍繞太陽以外的恆星執行的世界——並且可能在未來幾年發現數千顆。其中一些新發現的世界在大小、組成和溫度上將與我們自己的地球相似。然而,許多這些潛在的“映象地球”在一個方面將是陌生的:它們將圍繞紅矮星(也稱為 M 矮星)而不是類太陽恆星執行。M 矮星是宇宙中最小、最冷的恆星,但它們也是系外行星發現最熱門的地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儘管用肉眼看不到任何一顆,但它們佔太陽 20 光年範圍內 140 顆已知恆星的一半以上,並且在該區域擁有三分之二的已知系外行星(圖表)。即使 M 矮星是冷星,靠近它們執行的行星也會是溫暖的。無論是否像地球,這些外星世界註定將成為我們最瞭解的世界。

鳴謝:娜迪耶·布雷默;來源:傑西·克里斯蒂安森和埃裡克·馬馬耶克(顧問);NASA 系外行星檔案和 NASA 系外行星探索計劃(資料

李·比林斯 是一位科學記者,專門研究天文學、物理學、行星科學和航天飛行,並且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他是廣受好評的著作《五億年的孤獨:在星空中尋找生命》的作者,該書於 2014 年榮獲美國物理學會的科學傳播獎。除了為《大眾科學》撰稿外,比林斯的文章還發表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連線》《新科學家》《大眾科學》和許多其他出版物上。作為一位充滿活力的公眾演說家,比林斯曾為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和谷歌做過特邀演講,並曾擔任《國家地理》、突破獎基金會、先鋒工作室和各種其他組織舉辦的活動的主持人。

比林斯於 2014 年加入《大眾科學》,此前曾在《SEED》雜誌擔任編輯。他擁有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

更多作者:李·比林斯
大眾科學雜誌第 317 卷第 6 期本文最初以“與鄰居相遇”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17 卷第 6 期(),第 9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17-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