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工作制減輕壓力,不影響生產力

一項涉及數十家僱主和數千名員工的測試結果表明,每週工作四天而不是五天有利於員工的福祉,且不會損害公司利益

Busy office loft scene.

每週工作四天而不是五天——工資不變——可以提高員工的福祉,且不會損害公司的生產力。這是近期報告的一項為期六個月的四天工作制測試結果,該測試從2022年6月持續到12月,共有61家英國公司參與,員工總數約為2900人。

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員工經歷了更大的壓力,甚至精疲力竭,這是一種身心俱疲的狀態,可能使人難以實現工作目標。“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獨立組織心理學家和顧問邁克爾·萊特說,他沒有參與這份新報告。“你在醫療保健領域尤其能看到這種情況,我在那裡做了很多工作。這使得留住人才變得更加困難。” 他解釋說,工作場所的壓力使得醫療保健和許多其他領域的公司難以招聘新員工和留住現有員工。但萊特補充說,對職業倦怠和相關問題的更大意識可能會產生積極影響。“人們要求更多地改變工作組織方式,”他說。

正是這種需求促使獨立研究組織Autonomy與倡導團體4 Day Week Global和 4 Day Week Campaign以及劍橋大學、波士頓學院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釋出了一份關於公司減少每週工作天數時會發生什麼情況的報告。根據對參與者的調查,71%的受訪者報告倦怠程度有所降低,39%的受訪者報告壓力小於開始測試時。公司的病假和事假天數減少了65%。與之前的六個月相比,辭職人數減少了一半以上。儘管員工的工作時間減少了,但在測試期間,公司的收入幾乎沒有變化。事實上,平均而言,收入實際上略有增長,增長了1.4%。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相關報道: 修復令人討厭的開放式設計辦公室

甚至在新冠疫情之前,公司就嘗試透過健康計劃等干預措施來提高員工的福祉。新報告表明,四天工作制可能成為實現此目的的工具。“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方式來影響員工,” 報告的合著者、波士頓學院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朱麗葉·肖爾說。與大多數健康福利或彈性工作時間表(通常是針對個人的選項)不同,四天工作制將是一項組織範圍內的政策。肖爾說,因此,做出這種改變不會損害員工的職業前景或收入。

當談到幫助處於困境中的員工時,“很多努力都花在了讓他們感覺更好上,而不是真正改變工作的性質,” 萊特說。“[研究人員]報告的這類結果比許多[健康]計劃都更重要。因為再說一遍,這些計劃中的很多都在幫助人們容忍他們所處的境地,而不是改變[這種境地]。改變工作的性質比幫助人們忍受他們所擁有的要深刻得多。”

這不是唯一一項關於縮短工作周的測試。例如,2008年,猶他州啟動了一項計劃,試圖透過在週五關閉州政府僱員的辦公室來節省建築能源成本,儘管該計劃仍然要求員工每週工作40小時,只是將工作時間重新分配到四天而不是五天。其他研究人員也研究了工作周或工作日時間較短的情況,儘管這些評估通常只包括一家組織的員工。“在2022年之前,也就是4 Day Week Global開始進行公司四天工作制試驗的時候……據我們所知,還沒有針對四天工作制的多公司研究,” 肖爾說。該組織已在其他國家對縮短工作周的影響進行了多項研究。然而,最近在英國進行的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

除了調查之外,研究人員還對新報告的參與者進行了深入訪談。從這些訪談中可以看出,員工主要將額外的休息日用於整理和日常事務。反過來,這讓他們可以將週末主要用於休閒娛樂,以便他們可以與家人和愛好共度時光。

這項測試包括來自各行各業的公司,包括線上零售商、金融服務公司、動畫工作室和一家炸魚薯條店。每家公司都選擇如何實施其四天工作制——例如,將週五定為所有人的休息日,或者允許員工選擇任何一天休息。調查發現,參與者還透過消除浪費時間的任務(如冗長的會議)來減少工作時間。參與試點計劃的公司中,92%的公司表示將繼續測試四天工作制,18家公司決定永久保持縮短的工作時間。

六個月的測試期相對較短,因此,對福祉的有利影響是否會長期持續下去仍不清楚。員工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習慣於縮短的工作時間,而較輕的工作周對壓力水平的影響將開始變得有限。研究人員計劃在一年後對正在維持四天工作制的參與公司進行後續調查,以瞭解這些積極結果是否會持續下去——肖爾預計會持續下去。“我們認為會持續下去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對所有這些公司都進行了中期調查,” 她說。壓力和倦怠等關鍵結果“在前三個月有所改善,並且這種改善得以維持。因此,我們確實知道,在第三個月到第六個月之間,我們沒有出現倒退。”

萊特更希望團隊使用更成熟的衡量標準來評估倦怠程度。他解釋說,調查提出的問題與疲憊和沮喪有關,而不是使用像馬斯拉奇職業倦怠量表這樣的評估,該量表目前被認為是黃金標準。“關於倦怠,有一種通俗的理解,即感到疲倦,並且對工作感到非常沮喪,” 他說。在萊特的研究中,這種狀態被稱為“過度勞累”,他指出。“倦怠具有這種性質,但也非常憤世嫉俗和沮喪,並且對事物進行非人格化處理,並且真正失去成就感,這是一個更加黑暗的境地。” 儘管如此,他說,四天工作制也可能減輕這種更嚴格定義的倦怠,“因為它讓人們對自己的生活以及與工作的關係有更多的掌控權。”

在看到新的居家辦公政策取得成功後,公司可能更願意嘗試四天工作制。“當公司因為疫情而轉向居家辦公時,這是他們一直以來都有技術能力做到的事情,但他們真的不願意讓人們這樣做,” 肖爾說。“因此,這真的改變了僱主的觀點。我認為這打開了他們的思路。” 萊特對此表示贊同。“我認為人們非常陷入關於工作必須如何組織的窠臼,” 他說。“疫情給很多人帶來的反思是,‘真的不必那樣。我們可以徹底改變事情——因為我們剛剛做到了。’”

本文的某個版本最初發表在《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雜誌上,並經許可轉載。

關於 揚·德恩格斯

揚·德恩格斯是《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雜誌的編輯。

更多作者:揚·德恩格斯

索菲·布什維克《大眾科學》的技術編輯。她負責網站的每日技術新聞報道,撰寫從人工智慧到跳躍機器人等各種主題的文章,供數字和印刷出版物使用,錄製YouTube和TikTok影片,並主持播客《科技速遞》。布什維克還經常出現在廣播節目(如《科學星期五》)和電視網路(包括CBS、MSNBC和國家地理)中。她擁有十多年在紐約市擔任科學記者的經驗,此前曾在《大眾科學》《探索》和Gizmodo等媒體工作。在X(前身為Twitter)上關注布什維克 @sophiebushwick

更多作者:索菲·布什維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