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科學家大戰機器
人工智慧時代的心理驚悚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瘋子
作者:本傑明·拉巴圖
企鵝出版社,2023年(28美元)
智利小說家本傑明·拉巴圖融合了事實與虛構,以跨越世紀的歷史視角,探索了人工智慧的崛起,深入瞭解夢想著機器能夠學習、進化和自我複製而無需人類指導的科學家的思想。它還講述了那些擔心這種進步的科學家的故事。
奧地利的保羅·埃倫費斯特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物理學的首席宗教裁判官”,他的恐懼推動了這部小說節奏明快、令人心碎的第一部分。(後面的章節涵蓋了匈牙利裔美國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他是博弈論和世界第一臺可程式設計計算機的發明者,以及圍棋大師李世乭與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進行五局對弈的記述。)在1927年的索爾維會議上,當偉大的思想家們辯論量子力學及其含義時,在拉巴圖的描述中,埃倫費斯特感到世界變得不再真實。他“無法擺脫這種感覺……一條根本的界限已經被跨越,一個惡魔,或者可能是一個精靈,已經在物理學的靈魂中孵化出來,他的後代和任何後代都無法再將其放回燈裡。”
拉巴圖以一種疾風驟雨般的方式涵蓋了埃倫費斯特餘下悲慘的一生,使其成為一種心理驚悚片。隨著納粹奪取政權,文筆變得狂熱起來,這位科學家發現自己無法跟上物理學的發展,逐漸走向了開篇就已確定的結局:他謀殺了親生兒子並自殺身亡。理性的讀者對這一切的品味會有不同的看法——事實就是事實,敘事充滿了同情,但有時語氣卻像宇宙恐怖,彷彿埃倫費斯特是一個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天真之人,在瞥見一位古神後被逼瘋了。
或者,也許這完全合適。馮·諾伊曼的部分構成了本書的主體,令人欣慰地輕鬆一些。拉巴圖引入了眾多聲音——馮·諾伊曼的妻子、孩子、同事、競爭對手——講述了一個天才頭腦發展的故事,同時也講述了理性作為小說中虛構的埃倫費斯特如此恐懼的“破壞性影響”。馮·諾伊曼“正在尋找絕對真理,他真的相信他會找到現實的數學基礎,一個沒有矛盾和悖論的土地。”
一旦作為猶太人的馮·諾伊曼為了躲避二戰歐洲而逃往美國,拉巴圖便匆忙將敘事推向了20世紀科學的眾多故事的中心:曼哈頓計劃。這裡的震撼之處在於,對於拉巴圖筆下的馮·諾伊曼來說,核彈的研製只是通往他希望真正改變世界的技術的墊腳石:會思考的計算機。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馮·諾伊曼開發了他的第一臺此類機器MANIAC I。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拉巴圖在創作這部私密且當然是主觀的虛構作品時所採用的技巧:故事取材於事實,但也經過精心設計以論證一個觀點。在他的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處於可能性的邊緣——並且常常處於理智的邊緣——的科學家們以他們無法預料的方式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拉巴圖在他2020年備受讚譽的小說《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時》中開創了這種“科學家內心生活”的方法,該小說追蹤了(除其他引人入勝的主題外)善意的化學家和其他人的突破,這些突破最終為納粹提供了大規模謀殺的工具。(愛因斯坦本人在那本書中也擔心,為了應對量子不確定性,“黑暗會感染物理學的靈魂。”)該小說最初以西班牙語寫成,其2021年的英文譯本入圍了布克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瘋子》是他第一部用英語創作的作品。
拉巴圖在他章節的敘述者——那些傑出人物的口中直截了當地陳述了他的主題。這裡他筆下的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宣稱:“似乎技術不斷加速的進步預示著某種本質奇點的臨近,這是種族歷史上一個臨界點,過了這個臨界點,我們所知的人類事務將無法繼續。”(拉巴圖還嘗試模仿了理查德·費曼無可比擬的聲音,像《瘋子》的大多數敘述者一樣,他喜歡長達三頁的段落。)
小說的最後一部分是驚險的人機對決,它指出了馮·諾伊曼的成就——並反映了拉巴圖筆下維格納的警告。儘管其科學從未偏離現實世界中的報道,並且拉巴圖尊重歷史小說的紀律,《瘋子》仍符合科幻小說的範疇,至少是瑪麗·雪萊及其改編者的實踐。雪萊和拉巴圖都沒有在他們的作品中加入科學家喊出“它活了!”的場景,就像某個被詛咒的造物蹣跚地活過來一樣。但是,那一刻的警示力量推動著《瘋子》,就像電力激活了弗蘭肯斯坦的怪物一樣,這個突破性的創造物,在每一次講述中,都擁有摧毀我們的能力。——艾倫·舍斯圖爾
艾倫·舍斯圖爾為多家出版物撰寫書評,併為《紐約時報》撰寫爵士樂評論。
純咖啡因的微觀檢視。圖片來源:傑里米·伯吉斯/科學來源
非小說
誘人的毒素
大自然饋贈的另一面
《最美味的毒藥:自然界毒素的故事——從香料到惡習》
作者:諾亞·惠特曼
小布朗斯帕克出版社,2023年(30美元)
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但我們經常歡迎毒藥進入我們的身體——它們存在於我們的茶、葡萄酒、香料和藥物中。我們很容易忽視它們的毒性潛力,而專注於它們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的無數方式。生物學家諾亞·惠特曼嚴謹而廣泛的分析提醒我們,儘管有毒化學物質“以最平凡和最深刻的方式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但我們每天使用的有毒化學物質並不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而是它的彈藥。
這些武器是在人類存在之前就已開始的進化軍備競賽中鍛造出來的。植物進化出毒素來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捕食者反過來又適應這些毒素,以便在生存鬥爭中獲得優勢。但在最早的機會,人類也試圖從這些物質中獲利:尼安德特人牙齒上的刮削物顯示出具有藥用價值的毒素痕跡,包括阿司匹林和青黴素的成分。惠特曼寫道,今天我們經常發現自己“如履薄冰”,以便利用自然毒素提供的優勢,同時避免其不良影響。
這次世界毒素之旅包括可卡因和尼古丁等顯而易見的候選者,但也包括不太可能被視為毒藥的物質:奎寧、咖啡因和肉桂。惠特曼的分析在微觀和宏觀之間切換,詳細描述了每種毒素的化學成分,同時也描繪了其外部影響。
例如,我們的身體將肉豆蔻中的肉豆蔻醚轉化為一種迷幻的苯丙胺,如果劑量足夠大,可以用作麻醉劑。從歷史上看,肉豆蔻被認為具有藥用價值(它被認為是治療瘟疫的重要成分,儘管效果不佳),這使其成為一種非常有價值的香料,以至於荷蘭人將曼哈頓交易給英國人,以保持對其生產的控制權。
儘管惠特曼的方法嚴謹且常常是技術性的,但他的風格引人入勝,當他討論父親因酒精使用障礙去世以及悲傷如何推動他研究乙醇對如此多人的毒性控制時,他的作品變得尤為深刻。當我們惠顧大自然危險的藥房時,我們必須“行走在治療與傷害之間的刀鋒上”。——達娜·鄧納姆
簡述
《夏娃:女性身體如何推動人類2億年的進化》
作者:凱特·博漢農
克諾夫出版社,2023年(35美元)
難以看出父權制思想在科學中根深蒂固的程度?看看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就知道了。幾十年來,完全排除女性受試者是可接受的(因為她們的月經週期和懷孕的可能性)。《夏娃》以這個令人惱火的教訓為出發點,講述了我們物種的另一種進化史。我們遇到了已滅絕的女族長,例如唐娜,她是胎生的松鼠狀祖先,以及阿爾迪,她是第一個用兩條腿走路的人。透過女性身體探索人體解剖學是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轉變,讀者將更充分地欣賞“女性的身體,從胸部到腳趾”。——麥迪·本德
《聖誕節和其他恐怖故事:冬至選集》
編輯:艾倫·達特洛
泰坦出版社,2023年(27.99美元)
編輯艾倫·達特洛收集了擁抱冬至(一年中最短的一天)的邪惡故事,在這一天,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會 conjures 復仇精神的險惡故事。芬蘭桑拿浴室中燃燒的木妖骨骼揭示了未來女婿的空虛。在魁北克寒冷末世中,一位婦女安慰了一個吃掉暴力和殘忍之人的怪物。練習威爾士民間傳統 Mari Lwyd 的小偷遇到了兩名復活的19世紀公路強盜。傲慢的主題——人們無視即將到來的悲劇和迷信——增強了我們對民間傳說中作為反思和變革催化劑而顯現的精神的迷戀。——洛林·薩維奇
《阿爾菲與我:貓頭鷹知道什麼,人類相信什麼》
作者:卡爾·薩菲納
W.W.諾頓出版社,2023年(32.50美元)
您很快就會愛上卡爾·薩菲納家新收養的成員:一隻幼年角鴞。作為一位深受喜愛的科學作家,薩菲納介紹了阿爾菲的成長、最終放生甚至成為母親的故事,這些故事表明了他對阿爾菲生活質量的溫柔關懷,而不僅僅是身體指標。不要期待戲劇性的、聳人聽聞的情節;這裡安靜的資訊是,大自然不需要為我們人類服務,它本身就應該存在。薩菲納謙遜的驚奇感和他對土著習俗和知識的欣賞結合在一起,共同慶祝的不僅是收養阿爾菲,還有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相互聯絡。——薩姆·米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