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屬於自己的藥物

醫學最終將走向個性化嗎?

七年前,乳腺癌藥物赫賽汀的批准在醫學界和大眾媒體中都引起了轟動。它僅對大約五分之一的服用者有效。但事實證明,這些女性的腫瘤細胞中存在一種突變,這種突變明顯將她們與無反應者區分開來。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生物技術巨頭基因泰克開始銷售該藥物,並 साथ साथ 一種可以確定哪些患者將從中受益的診斷測試時,赫賽汀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癌症藥物。它迅速成為醫學新時代的代表,在這個新時代,治療可以根據個體患者的基因譜量身定製。

然而,自那以後,很少有這樣的藥物上市。“我相信,赫賽汀只是僥倖成功,”瑞士羅氏診斷公司執行長海諾·馮·普隆德津斯基說,該公司正在開發基於基因的診斷技術。“生命科學的進步正在提供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但人們低估了它帶來實際成果所需的時間。”專家表示,儘管製造此類藥物和診斷技術的工具和技術已經存在,但公司應如何開發它們以及醫生應如何使用它們的框架仍在制定中。

從科學角度來看,將遺傳學應用於醫學(一個名為藥物基因組學的領域)的最大挑戰在於識別生物標誌物——基因或它們表達的蛋白質——這些標誌物可以預測特定藥物的療效。“這並不容易,”馬里蘭州基因邏輯公司的毒物基因組學科學研究員唐娜·門德里克說。分析數千名患者的數千個基因譜會產生如此多的資料,以至於研究人員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結果。門德里克解釋說,將一家公司對蛋白質的預感轉化為臨床驗證和接受的標誌物,目前還沒有達成一致的程式。“現在使用的許多生物標誌物從未經過嚴格的試驗,”她指出。“我們行業正在建立一個以前從未使用過的流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缺乏先例也反映了監管方面的空白:直到最近,FDA 還沒有建立批准藥物基因組學產品的完善系統。儘管許多公司多年來一直將生物標誌物用於內部研究,但他們擔心,由於這些生物標誌物尚未得到驗證,FDA 會拒絕批准基於該研究的產品。“一直有人擔心,如果他們進行這些研究,FDA 會以此來對付他們,”康涅狄格州基因納森斯公司的醫療事務副總裁卡羅爾·裡德說,該公司正在開發基於基因的藥物和診斷技術。

然而,在 3 月份,FDA 釋出了一份期待已久的指導檔案,明確規定了藥物批准所需的基因組資料型別,並鼓勵公司自願提交初步資料,以幫助為解釋藥物基因組學實驗建立科學基礎。該機構目前正在與各公司合作制定另一套指南,以定義驗證生物標誌物的流程。

但除了監管問題外,製藥行業在避免個性化醫療方面也有強烈的利潤動機。他們不情願的部分原因來自於不希望限制他們的市場——一項識別誰會對藥物產生反應(以及誰不會產生反應)的測試意味著購買該藥物的患者會減少。“公司一直擔心我們所認為的對重磅藥物開發模式喪失的恐懼,”裡德指出。

儘管開發新藥的道路正變得清晰,但個性化醫療在已上市藥物中也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當公司專注於發現新的藥物基因組學藥物時,學術研究人員已開始將基因組學應用於廣為人知的細胞色素 P450 (CYP450) 基因組,該基因組編碼肝酶家族。這些酶代謝了市場上多達三分之一的藥物,從血液稀釋劑華法林到可待因,再到許多抗抑鬱藥。這些基因的突變會使患者代謝這些藥物的速度比正常情況慢或快,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藥物的標準劑量要麼太小而無效,要麼太大而引起副作用甚至過量。它們還調節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許多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來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過去的幾年裡,許多學術醫療中心開發了用於研究的針對這些突變的自制測試,現在正在患者身上使用這些測試。今年 1 月,羅氏診斷公司獲得了 FDA 的批准,可以向醫生商業化銷售其針對三種 CYP 基因的測試版本。

然而,華盛頓大學醫學教授霍華德·麥克勞德評論說,儘管這些測試已經上市,但在臨床上的普及速度一直很慢。即使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已知,它們也需要更多的驗證。儘管許多研究表明了 CYP450 基因與特定藥物之間的關係,但很少有研究真正將這種關係與醫生可以使用的劑量指南聯絡起來,麥克勞德解釋說。更重要的是,由於這些藥物長期以來一直是臨床實踐中的主要藥物,醫生已經習慣了處方它們的試錯方法。“我們真的必須證明,使用測試做出決策比不使用測試做出決策更好,”他說。

但是,麥克勞德反思說,進行前瞻性研究以確定劑量是否與基因相關“需要大量的努力、大量的時間和大量的金錢”,而大型製藥公司並沒有特別積極地資助這些研究。“對於 40 年前的藥物來說,沒有‘教父’。”儘管 FDA 可以要求對新藥和診斷技術進行此類研究,但當新技術出現時,它無權要求公司進行更多的安全性研究。

路易斯維爾大學臨床化學教授羅蘭·瓦爾德斯觀察到,儘管如此,已經有足夠的資料開始教育醫生如何在實踐中應用藥物基因組學檢測。“在所有情況下,你都從使用測試開始,然後將測試結果與研究結果進行匹配。如果你等待研究結果,那就永遠不會發生。”在某些臨床領域,檢測正逐漸被接受。例如,精神科醫生特別感興趣,這不僅是因為高達 80% 的精神科藥物是由 CYP450 基因代謝的,“而且還因為隨著研究人員進行更多的試驗,已經出現了一些關於如何處理它的指南”,麥克勞德評論道。

將醫學框架重塑為包括藥物基因組學將需要一些時間,專家指出,這個過程並不總是那麼順利。“我不願意這麼說,但藥物基因組學最大的朋友之一[將是]訴訟律師,”麥克勞德警告說。“意識到有測試可以預測毒性——這是唾手可得的果實。”但好處——不僅對患者安全,而且對製藥公司的利潤而言——正變得越來越清晰。“我認為公司將受到鼓勵去做這件事,”基因邏輯公司的門德里克預測,他回憶起去年一系列的藥物安全問題。“想想萬絡——如果他們能夠分辨出哪些人真的會從中受益,他們本可以挽救這種化合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