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時鐘

一小群未來學家和工程師已經開始建造一座機械鐘,旨在滴答走過 1000 個十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加利福尼亞州聖拉斐爾,2002 年——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的一個網站自豪地宣稱,它構建的原子計時器“在大約 37 億年內都不會增減一秒”。原子鐘表學家經常說他們的時鐘可以連續執行數千個世紀。胡說八道——典型的銫原子鐘最多隻能使用 20 年。一塊像樣的手錶能用更久。

但在加利福尼亞州和西雅圖的設施中,一小群未來學家和工程師已經開始建造一座機械鐘,旨在滴答走過 1000 個十年。正如其首席設計師丹尼·希利斯 (Danny Hillis) 所稱,這座“長久時鐘”既是一項社會學實驗,也是一個功能性計時器。

“時鐘是連續性的象徵;一個能持續很長時間的時鐘可能會給人們一種視角感,幫助他們將 3000 年不僅僅看作是一個抽象概念,”希利斯說。“我們對文明的記錄大約可以追溯到 10000 年前,因此這讓我覺得是一個值得展望的好間隔。”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希利斯似乎不太可能成為一場逆轉社會對快速和短暫事物痴迷的運動的領導者。在 1980 年代,他設計了超級計算機;在 1990 年代,他設計了主題公園遊樂設施。他只有在前往矽谷參加下一次會議的途中完成一半採訪的情況下,才能抽出一個小時接受採訪。

儘管如此,希利斯在作家斯圖爾特·布蘭德、音樂家布萊恩·伊諾和其他人的幫助下,正試圖打造一件不僅能持久存在,而且還能鼓舞人心的作品。時鐘每年需要上一次發條。“當你第一次走近它時,它只會顯示上次有人在那裡時的時間,”希利斯解釋道。“它會跟蹤當前時間,但您必須給它上發條——注入一些能量——才能讓它前進以顯示現在的時間。”

布蘭德和希利斯共同主持一個基金會 (www.longnow.org),該基金會已被允許使用德克薩斯州的一座山(並在內華達州購買了自己的山峰),他們希望最終的紀念碑尺寸的時鐘將坐落其中。透過洞穴天花板上的一個狹縫,正午的陽光將聚焦到雙金屬條上,觸發一個重物來重新同步時鐘,以防其時間發生漂移。

儘管這一切聽起來可能很像精神層面,“我們不想創造一種宗教,”布蘭德一邊說,一邊站在第二個原型模型的旁邊。這個版本是第一個版本的兩倍大,在倫敦科學博物館展出。然而,時鐘現在沒有圓形錶盤,而是頂部裝有一個大型星盤,指示行星的位置。

在“表面”下方,堆疊著七個金屬環,每個環直徑約 75 釐米,邊緣裝有槓桿。垂直銷釘插入環中,在環旋轉時接合槓桿,充當機械二進位制計算機來計算小時和日期。由於鐘錶裝置是嚴格的機械裝置,並且可以開啟檢查,“如果它已經 100 多年沒有運轉了,您可以弄清楚如何重新啟動它,”希利斯說。但是,他的想法是否能獲得足夠的認可,從而首先啟動一個 10000 年的時鐘,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W. Wayt Gibbs 是《大眾科學》的特約編輯,常駐西雅圖。他還在 Intellectual Ventures 擔任科學編輯。

更多作者文章:W. Wayt Gibbs
SA 特刊 第 306 卷 第 1s 期本文最初以“萬世時鐘”為標題發表於 SA 特刊 第 306 卷 第 1s 期 (),第 66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time1114-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