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水下)生物,無論大小:一項普查編目世界海洋物種 [幻燈片]

科學家正在建立一個龐大的全球海洋生物資料庫,揭示了從海洋淺灘到寒冷黑暗深處的巨大生物多樣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我們不再對在海洋表面之下繁衍生息的生物一無所知,這要歸功於一項為期十年的記錄海洋多樣性的努力。《海洋生物普查》是一項雄心勃勃的海洋生物編目專案,其起因是據估計,科學僅對世界海洋體積的0.1%的海洋生物群進行了取樣。這項由來自80個國家的2700多名科學家進行的全球合作的結果將於10月釋出,儘管一些發現已於8月2日在PLoS One上線上釋出的一系列12篇論文中提前發表。

最新的研究結果概述了加勒比海、波羅的海和地中海以及墨西哥灣等25個重要海洋區域(包括溫帶、熱帶和極地海洋水域)中已知物種的多樣性和分佈。這些資料為海洋多樣性提供了基線,在評估人類和自然對遠洋生物的未來影響時將非常有用。

據估計,全球海洋物種總數約為23萬種,但研究人員認為,仍有100萬或更多的水生物種有待發現。在日本和澳大利亞附近的水域,科學家在每個地區記錄了近33000種物種,使這兩個地區成為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水域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平均而言,近20%的已識別物種都是甲殼類動物,包括螃蟹、龍蝦、蝦和磷蝦。第二種最常見的記錄是軟體動物(包括魷魚、章魚、蛤蜊和蝸牛),其次是魚類和鯊魚。科學家們指出,一些最著名的海洋動物,包括鯨魚、海豹、海龜、海獅和海象,僅佔海洋生物多樣性的2%。目前的工作只是試圖確定在研究區域中存在哪些物種,因此,不提供有關物種丰度或每個物種佔總生物量的比例的資訊。

調查顯示,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澳大利亞周圍水域擁有最多的獨特本土物種。同時,地中海的獨特物種最少,儘管它擁有最多的入侵物種。這些發現證實,生物多樣性因地區而異。

研究人員強調過度捕撈是全球海洋生物面臨的最大威脅。它透過消耗目標、被開發的物種以及減少通常在兼捕中發現的其他動物來影響生物多樣性並改變海洋中的食物網。報告中強調的其他主要威脅是棲息地破壞、汙染、入侵物種和因氣候變化導致的溫度升高。

檢視最新報告中記錄的鮮為人知的深海生物的幻燈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