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減緩了全球排放增長

由於風能和太陽能的蓬勃發展,與能源使用相關的排放量今年預計僅增長 1%

Tehachapi Pass wind farm and blue skies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特哈查比山口風電場的一部分,這是美國第一個大規模開發的風電場區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幾個月來,能源觀察家一直擔心 2022 年將成為地球的碳炸彈。

然後,可再生能源迅速崛起,解救了困境。

國際能源署 (IEA) 週二表示,今年與能源使用相關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增加 1%。這遠低於許多觀察家今年早些時候的預測——當時天然氣價格的全球飆升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許多國家將轉向煤炭作為替代能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國際能源署表示,煤炭消費量有所增加,但排放影響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可再生能源創紀錄的增長所抵消。 該機構發現,僅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可能就避免了 6 億噸額外的二氧化碳排放,略低於德國去年產生的 6.46 億噸二氧化碳。

國際能源署執行幹事法提赫·比羅爾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排放預測“低於一些人的擔憂”,並且是脫碳政策正在推動結構性變化的跡象。 他補充說,“由於近幾個月來世界各地推進的重大清潔能源政策計劃,這些變化有望加速。”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全球排放增長一直在穩步下降。 從那時起,世界經歷了某種過山車式的變化,2020 年排放量創紀錄地下降,隨後在 2021 年反彈了近 5%。

許多觀察家預測,隨著經濟在 2022 年初繼續反彈,能源需求不斷上升,這種趨勢將繼續下去。 隨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全球能源市場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

歐洲在液化天然氣上揮霍以取代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這導致液化天然氣價格飆升; 液化天然氣價格上漲導致一些亞洲國家轉向煤炭,這在對新礦投資減少的情況下推高了對這種碳密集型燃料的需求。 結果,煤炭價格在最近幾個月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和歐洲的乾旱加劇了世界能源危機,這限制了這些地區的水力發電; 法國核電站的維護問題也雪上加霜。

有兩個因素幫助世界避免了今年更高的排放增長。 中國的新冠疫情封鎖阻礙了經濟增長,導致煤炭和石油需求下降。 根據全球碳專案的資料,中國是世界領先的二氧化碳排放國,2021 年排放量為 364 億噸,其中 111 億噸來自中國。

以風能和太陽能為主導的可再生能源也一直在迅猛增長。 國際能源署估計,今年可再生能源將增長 700 太瓦時。 為了讓您對這個數字有所瞭解: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的資料,2021 年加拿大的總髮電量為 641 太瓦時。

支付處理公司 Stripe 的氣候研究員 Zeke Hausfather 表示,未來幾年全球排放量可能會趨於穩定,脫碳趨勢與經濟增長速度相同。 他說,隨著電動汽車和熱泵等技術變得更具成本競爭力,脫碳速度最終可能會超過經濟增長速度。

他說:“僅僅是全球排放量達到峰值只是解決氣候變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最簡單的一步。” 但是,他補充說,“我們需要將排放量完全降至零,這要困難得多。”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 版權所有 2022 年。 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