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耳膜百年爭論終結

為何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耳膜看起來如此相似?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重大新聞。


進化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想知道,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耳膜(將聲波傳遞到內耳的膜)看起來與爬行動物和鳥類的耳膜非常相似。這些類群的耳膜以及聽力是否從共同祖先進化而來?還是聽覺系統獨立進化以執行相同的功能,這種現象稱為趨同進化?最近在日本東京大學和理化學研究所進化形態學實驗室進行的一系列實驗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科學家在胎鼠和小雞中透過基因抑制下頜發育時,小鼠既沒有形成耳膜也沒有形成耳道。 相比之下,鳥類長出了兩個上頜,從中長出了兩組耳膜和耳道。 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結果證實,哺乳動物的中耳從下頜長出,而鳥類的中耳則從上頜長出——所有這些都支援了哺乳動物以及爬行動物和鳥類的相似解剖結構是獨立進化的假設。(《大眾科學》是施普林格·自然的一部分。)聽覺骨骼的化石也支援了這一結論,但耳膜不會形成化石,因此無法直接檢查。

為遺傳學歡呼!

莎拉·萊溫·弗雷澤《大眾科學》的高階新聞編輯。她計劃、分配和編輯月刊雜誌的“進展”版塊,以及編輯線上新聞。在2019年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曾在Space.com擔任副編輯,記錄人類探索星空的旅程。(甚至更早之前,她曾在《大眾科學》擔任印刷實習生。)弗雷澤擁有布朗大學數學學士學位和紐約大學科學、健康與環境報道專案新聞學碩士學位。她喜歡音樂劇和數學紙工藝。

更多作者:莎拉·萊溫·弗雷澤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13 Issue 1本文最初以“聲音檢查”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313卷第1期(),第17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15-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