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殺的 7 個誤區

羅賓·威廉姆斯自殺的悲劇——以及隨之而來的媒體風暴——提高了人們對自殺作為一種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但也產生了大量誤傳資訊。本週,“精明的心理學家”將清理頭條新聞後的混亂局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大眾科學》呈現“精明的心理學家”,由Quick & Dirty Tips出品。《大眾科學》和 Quick & Dirty Tips 均為麥克米倫公司旗下公司。

在羅賓·威廉姆斯自殺的悲劇發生後,媒體的狂熱開始平息。我很高興看到,一些報道是敏感和富有同情心的,而另一些則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聳人聽聞的,並且充滿了具體細節——所有這些都可能使脆弱的人群面臨風險,並使誤傳資訊永久化。

因此,本週在“精明的心理學家”節目中,我們將糾正關於自殺的 7 個誤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誤區 #1:企圖自殺的人只是想引起注意/這是一種求助訊號 事實:  大多數企圖或完成自殺的人——超過 90%——都患有精神疾病。 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 酗酒、藥物依賴,或通常是上述幾種疾病的組合,都可能為自殺埋下伏筆。即使羅賓·威廉姆斯保持了清醒,據報道他仍然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將自殺定義為一種引起注意的方法,會將那些病人描繪成具有操控性的人,但事實上,他們只是真的病了。此外,即使自殺企圖一種求助訊號,也意味著他們需要幫助——所以請提供幫助。
 

> 在 QuickAndDirtyTips.com 上繼續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