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事故六年之後,日本的能源計劃依然不明朗

該國已經對核能失去了信心

一名員工正在使用輻射劑量監測儀,工人們在東京電力公司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繼續進行去汙和重建工作,照片攝於2016年2月25日,日本大熊町。

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對話,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自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難發生以來已經六年了,但日本仍在應對其影響。報廢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超過10萬人被疏散,但只有約13%的人返回家園,儘管政府已宣佈在一些疏散區可以安全返回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2016年末,政府估計核事故造成的總成本約為22萬億日元,約合1880億美元——大約是之前估計的兩倍。政府正在制定一項計劃,根據該計劃,消費者和公民將透過更高的電費、稅收或兩者兼而有之來承擔部分成本。

日本公眾已經核安全監管失去信心,大多數人贊成逐步淘汰核電。然而,日本目前的能源政策假設核電將發揮作用。為了向前邁進,日本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決策方式來決定其能源未來。

核電的不確定性

2011年地震和海嘯襲擊日本時,日本有54座執行中的核反應堆,約佔其電力供應的三分之一。福島核電站發生堆芯熔燬後,日本公用事業公司一家接一家地關閉了其50座完好無損的反應堆。2012年,時任首相野田佳彥政府宣佈,它將嘗試在2040年之前逐步淘汰所有核電,此前現有核電站已達到其40年許可運營壽命的終點。

然而,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在2012年底上任後表示,日本“不能沒有”核電。根據日本核能規制委員會釋出的新標準,三座反應堆已重新啟動,該委員會於2012年成立,旨在監管核安全。其中一座反應堆因公民團體的法律挑戰而再次關閉。另有21份重啟申請正在審查中。

2014年4月,政府釋出了其首個後福島時代戰略能源計劃,該計劃呼籲保留一些核電站作為基本負荷電源——即全天候持續執行的電站。該計劃並未排除新建核電站的可能性。負責國家能源政策的經濟產業省(METI)於2015年釋出了一項長期計劃,建議到2030年,核電應占日本電力生產的20%至22%。

與此同時,主要得益於強有力的節能努力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自2011年以來,電力總需求一直在下降。即使沒有核電站,也沒有出現電力短缺。2012年和2013年,電價上漲了20%以上,但隨後趨於穩定,甚至隨著消費者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而略有下降。

日本的能源基本法要求政府每三年釋出一項戰略能源計劃,因此預計關於新計劃的辯論將於今年某個時候開始。

公眾不信任

政策制定者和核工業在日本面臨的最嚴峻挑戰是公眾信任度的喪失,福島核電站熔燬六年之後,公眾信任度仍然很低。在親核組織日本原子力文化振興財團2015年進行的民意調查中,47.9%的受訪者表示應逐步廢除核能,14.8%的受訪者表示應立即廢除核能。只有10.1%的受訪者表示應維持核能的使用,只有1.7%的受訪者表示應增加核能的使用。

《朝日新聞》2016年的另一項調查甚至更加負面。57%的公眾反對重啟現有核電站,即使它們滿足新的監管標準,73%的人支援逐步淘汰核電,14%的人主張立即關閉所有核電站。

誰應該為福島的清理工作買單?

經濟產業省對福島核電站熔燬造成的總損失的22萬億日元估算相當於日本年度一般會計預算的約五分之一。這筆款項中約40%將用於報廢癱瘓的核反應堆。賠償費用佔另外40%,其餘部分將用於為居民淨化受災地區。

根據福島災難後頒佈的一項特殊融資計劃,負責事故的公用事業公司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將支付清理費用,並得到政府支援的優惠融資的幫助。然而,隨著成本估算的上升,政府提議讓東京電力公司承擔約70%的成本,其他電力公司貢獻約20%,政府(即納稅人)支付約10%。

這一決定引起了專家和消費者的批評。在商業報紙《日本經濟新聞》2016年12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三分之一的受訪者(人數最多的群體)表示,東京電力公司應承擔所有成本,不應在電費中增加額外費用。如果缺乏更高的透明度和問責制,政府將難以說服公眾分擔清理成本。

其他核負擔:乏燃料和分離鈽

日本核運營商和政府還必須找到安全可靠的方法來管理不斷增長的輻照核燃料和可用於武器的分離鈽的庫存。

截至2016年底,日本在核電站儲存了14,000噸乏核燃料,約佔其現場儲存能力的70%。政府政策呼籲後處理乏燃料以回收其中的鈽和鈾。但日本唯一的商業後處理廠六所村的燃料儲存池已接近滿負荷,計劃中的陸奧中間儲存設施尚未啟動。

最好的選擇是將乏燃料轉移到乾式桶式儲存中,這種儲存方式經受住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地震和海嘯。乾式桶式儲存在許多國家被廣泛使用,但日本目前僅在少數核電站使用。在我看來,增加這種能力併為乏燃料的最終處置找到候選地點是當務之急。

日本還擁有近48噸分離鈽,其中10.8噸儲存在日本,37.1噸儲存在法國和英國。僅一噸分離鈽就足以製造120多枚粗製核武器。

許多國家對日本儲存鈽並在核燃料中使用鈽的計劃表示擔憂。一些國家,例如中國,擔心日本可能會利用這些材料迅速生產核武器。

現在,當日本只有兩座反應堆在執行,且其未來的核能力不確定時,繼續分離鈽的理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少。維持這項政策可能會增加安全擔憂和地區緊張局勢,並可能引發該地區的“鈽競賽”。

作為日本政府內外核政策決策的密切觀察者,我知道該行業的變革不會很快發生。但在我看來,安倍政府應考慮對核能政策進行根本性轉變,以恢復公眾信任。繼續目前的道路可能會損害日本的經濟和政治安全。首要任務應該是發起一場全國性辯論,並對日本的核政策進行全面評估。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