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於寵物犬貓的六大有趣發現

今年我們瞭解到為什麼狗狗的體型如此多樣,狗狗的“可憐巴巴眼神”是真實存在的,以及貓咪並非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冷淡

Senior man with glasses talking to small white dog, face to face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就像我們的許多讀者一樣,《大眾科學》的編輯們也愛著我們的狗狗、貓咪和其他寵物(誰也別想阻止我們分享可愛的照片)。我們也樂於瞭解它們為什麼會做那些滑稽的動作,或者它們是如何從野性祖先演變成現在這樣的家養模樣的。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年科學界對我們這些毛茸茸的夥伴有哪些新發現。

狗狗如何學會放鬆並愛上人類

狗狗究竟是如何成為人類如此忠實的伴侶的,科學家們仍在努力研究。但今年的研究人員增加了一條有趣的線索:被認為與狼祖先關係較遠的犬種,其基因變化似乎降低了它們在人類周圍的壓力水平。一隻對人類不那麼謹慎的原始家犬更有可能開始發展人類-狗狗關係所需的社會認知能力。這是您最喜歡的小可愛誕生的第一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狗,小狗

眾所周知,狗狗的體型各異,從嬌小的吉娃娃到龐大的大丹犬。但科學家們一直未能確定造成如此巨大體型差異的遺傳原因——直到今年,他們宣佈發現了一個似乎是造成犬類體型差異的遺傳變異,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變異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狼。

為貓咪正名!

狗狗總是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貓咪也可以與它們的兩足類看護人建立同樣牢固的聯絡。您的貓咪與您建立了聯絡的跡象包括:透過用頭蹭您來標記氣味、露出肚子、眨眼睛以及允許您靠近。

“可憐巴巴眼神”是真的

任何養狗的人都知道,當回到家時,看到一隻搖著尾巴,高興地迎接你的狗狗是多麼的開心。但新的研究表明,與主人重逢的狗狗也會流淚——似乎是受到催產素的刺激——這會讓人類更想擁抱和照顧它們。

為什麼牧羊犬會放牧,指示犬會指點

現存的350多個犬種各自都與特定的刻板行為特徵相關聯——牧羊犬放牧,某些獵犬嗅出氣味等等。為了今年的新研究,研究人員梳理了犬種之間深厚的祖先關係,以及狗狗的基因組和行為資料,以揭示某些基因是如何與特定行為聯絡起來的。例如,在牧羊犬譜系中,基因組的某些編碼區域會影響大腦中神經元彼此之間的連線方式,從而影響行為。下次當你的邊境牧羊犬或德國牧羊犬試圖在你家裡把你趕來趕去時,不妨好好思考一下這些。

狗狗“說”我們的語言

坐下、別動、打滾——我們經常教狗狗聽從口頭命令。但是它們能理解多少人類語言呢?它們對單詞的感知是否與其他聲音不同?今年的研究表明,它們確實如此,而且狗狗可以區分西班牙語、匈牙利語和完全的胡言亂語。真是好狗狗!

Andrea Thompson is an associate editor covering the environment, energy and earth sciences. She has been covering these issues for 16 years. Prior to joining 大眾科學, she was a senior writer covering climate science at Climate Central and a reporter and editor at Live Science, where she primarily covered earth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She has moderated panels, including as p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dia Zone, and appeared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rviews on major networks. She holds a graduate degree in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as well as a B.S. and an M.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from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llow Thompson on Bluesky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More by Andrea Thomps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