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五十年:太空行走中最偉大的成就

週三是世界首次太空行走五十週年紀念日,由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完成。從那時起,宇航員們在宇宙飛船的限制之外取得了許多里程碑式的成就

今天標誌著前蘇聯的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世界首次太空行走中漂浮出他的上升2號太空艙邊界50週年。在他10分鐘的艙外活動(EVA)期間,列昂諾夫改變了人類在宇宙中存在的方式。我們不再受制於我們家園行星的地面,甚至也不是人造航天器的地面——我們可以獨自在宇宙中,只有一層薄薄的宇航服保護著我們的皮膚和原始的宇宙空間。在太空飛船外飛行的能力對於人類在太空中的許多偉大成就也至關重要,例如在月球上行走、修理哈勃太空望遠鏡和軌道上的其他衛星,以及組裝國際空間站

如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甚至中國國家航天局,都是管理太空行走的老手——有時這些複雜的動作會持續數小時,並有多名宇航員參與。但在1965年3月18日,列昂諾夫實際上是飛入了未知的領域。正如他在2005年告訴史密森學會的航空航天雜誌時所說,甚至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會進行太空行走,直到事情發生,這促使他四歲的女兒在電視上看到他時哭喊道:“請告訴爸爸回到裡面去。” w. 而太空中的大氣壓力不足導致列昂諾夫的宇航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變形,使他難以重新進入他的宇宙飛船,並使他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然而,他成功地做到了,並在太空競賽中取得了一項重要的成功,比美國人提前了不到三個月(愛德華·懷特於1965年6月3日從雙子座4號進行了美國首次太空行走)。

自那時以來,我們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為了在太空中無縫地生活和工作,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下是太空行走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太空行走壯舉

首次太空行走
1965年3月18日
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成為第一個在上升2號任務中進行10分鐘艙外活動期間漂浮在宇宙飛船外的人。他的宇航服在太空真空中變形,迫使列昂諾夫排出宇航服中的氧氣,以便將自己擠回艙內。

首次美國太空行走
1965年6月3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愛德華·H·懷特二世將列昂諾夫的時間增加了一倍,不到三個月後,他進行了美國首次太空行走。懷特在他的雙子座4號太空艙外漂浮了21分鐘,使用了一把“拉鍊槍”,噴射加壓氧氣來在太空中操縱自己。懷特喜歡使用這把槍,但隨後的太空行走者報告說它難以操作,因此在雙子座計劃之後很少使用。

首次無繫繩太空行走
1984年2月7日
在挑戰者號太空梭STS-41B任務之前,太空行走者透過長繩索系在他們的宇宙飛船上。然而,這些繫繩也限制了他們的運動,有時使操縱變得困難。宇航員布魯斯·麥坎德利斯二世是第一個測試載人機動裝置的人——一種他背在背上用來操縱自己的噴氣揹包。在沒有繫繩的約束下,麥坎德利斯從太空梭的貨艙飛出了100米——這是太空行走者以前從未達到的最遠距離。

哈勃維修太空行走
1993年12月5日至9日
哈勃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在萬眾矚目下發射升空,但很快就顯而易見,該天文臺的光學系統存在缺陷。為了拯救這架價值25億美元的望遠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派遣了七名宇航員乘坐奮進號太空梭執行救援任務。STS-61機組人員中的四名——F·斯托瑞·馬斯格雷夫、傑弗裡·A·霍夫曼、凱瑟琳·C·桑頓和托馬斯·D·阿克爾斯——在五天內完成了五次太空行走,為望遠鏡安裝了一個新的主相機和校正光學元件。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望遠鏡實現了它以全新方式揭示宇宙的承諾——並且在未來幾年中又進行了四次維修任務,以升級該天文臺,該天文臺可以執行到2020年。

首次國際空間站組裝太空行走
1998年12月7日
奮進號的STS-88任務搭載了美國對國際空間站的首次貢獻——團結號節點艙。在飛行期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傑裡·羅斯和吉姆·紐曼進行了一次太空行走,將團結號連線到軌道上的俄羅斯元件——曙光號模組,在結構之間連線了40根電纜和聯結器,形成了新生空間站的核心。迄今為止,軌道實驗室外已經進行了187次太空行走,包括組裝、維護和修理。

首次中國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7日
當中國“航天員”翟志剛漂浮出神舟七號飛船 20分鐘,取回發射前儲存在那裡的潤滑劑包時,中國確立了自己作為頂尖航天大國的地位。翟志剛身穿中國製造的宇航服,揮舞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紅旗,以慶祝這一時刻。

最長太空行走
2001年3月11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蘇珊·J·赫爾姆斯和詹姆斯·S·沃斯在發現號太空梭的STS-102任務期間,在宇宙飛船外度過了最長的時間。在他們在太空中的8小時56分鐘裡,赫爾姆斯和沃斯在國際空間站的外部工作,為連線萊昂納多貨運艙做準備,該貨運艙與機組人員一起在發現號上發射升空。

近乎溺水的太空行走
2013年7月16日
原本應該是一次例行的太空行走,目的是在國際空間站外部的電纜上工作,但當水洩漏到他的宇航服頭盔中時,差點讓義大利宇航員盧卡·帕爾米塔諾喪生,最終凝結成水滴,遮擋了他的視線,覆蓋了他的鼻子和嘴巴,並使他難以聽到聲音。帕爾米塔諾保持冷靜,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迅速取消了太空行走,並將宇航員送回艙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員說,儘管如此,帕爾米塔諾不得不透過感覺朝氣閘方向走才能確保安全,並且可能會溺水。洩漏後來被追溯到宇航服內部的水分離器系統故障——一種罕見且意想不到的異常。“太空是一個嚴酷、不適宜居住的邊疆,我們是探險家,而不是殖民者,”他在歐洲航天局部落格上寫道。“我們工程師的技能和我們周圍的技術使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並非如此,也許我們有時會忘記這一點。”

Clara Moskowitz is a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where she covers astronomy, space,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She has been at 大眾科學 for a decade; previously she worked at Space.com. Moskowitz has reported live from rocket launches, space shuttle liftoffs and landings, suborbital spaceflight training, mountaintop observatories, and more. She has a bachelor's degree in astronomy and physics from Wesleyan University and a graduate degre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More by Clara Moskowit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