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年、100 年和 150 年前:太空食品、齊柏林飛艇二號和安全航行

創新和發現,記錄於《大眾科學》的過往期刊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1959 年 6 月
自我複製——“一臺能夠自我構建的機器的構造可能會被判斷為不可能,並且屬於永動機的範疇。我和羅傑·彭羅斯一起,以一種激進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沒有受到諸如輪子和光電管等預製單元的阻礙。我們的想法是設計,如果可能的話,構造簡單的單元或磚塊,使其具有可以從中構建自我複製機器的特性。——L. S. 彭羅斯”

太空選單——“在太空失重條件下進食和飲水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小說作家猜測的話題,現在正在飛行實驗室中進行調查。初步結果表明,太空旅行者將使用塑膠擠壓瓶飲水,太空廚師將專門製作類似嬰兒食品的半液體制劑。根據《航空醫學雜誌》的一份報告,幾乎所有志願者都發現從敞口容器中飲水是一個令人沮喪且極其混亂的過程。在失重條件下,即使緩慢抬起的玻璃杯中的水也容易將變形蟲狀的液體團塊噴到臉上。用吸管飲用也好不到哪裡去。氣泡仍然懸浮在失重的水中,受試者吸入的空氣多於水。”

1909 年 6 月
需要作家——“在美國約有一萬家劇院和禮堂放映電影。隨著這種新娛樂方式的迅速普及,公眾品味也發生了顯著變化。觀眾曾經很滿足於觀看工廠員工上下班、火車到站和離站以及類似的場景。如今,必須展開或多或少連貫的故事,因此電影製作者不得不編寫劇本(或至少構思劇本)並讓他們在鏡頭前表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高高在上——“下面出現的插圖將使讀者對最新的齊柏林飛艇‘齊柏林飛艇二號’[也稱為 LZ 5] 的一般構造有一個很好的瞭解,該飛艇最近創下了約 900 英里的飛行記錄。該飛艇由一個帶有錐形端的桁架鋁框架組成,其中包含 17 個裝滿氫氣的獨立氣囊。該飛艇的升力約為 16 噸。正在計劃在幾個德國大城市之間建立定期的飛艇航線。”

蝸牛法——“法國農業部長在仔細研究了這個問題後,透過將蝸牛定義為對植被有害的動物,從而確立了‘蝸牛的法律地位’,因此在任何時間和季節都合法地可以捕獲和消滅蝸牛。這一決定讓許多以收集蝸牛為生的人感到沮喪。蝸牛在法國美食家中非常受歡迎,巴黎食用了大量的這種軟體動物。1900 年冬天,法國首都的蝸牛消費量約為 800 噸。”

1859 年 6 月
安全且被遺忘——“在鐵製螺旋槳蒸汽船愛丁堡號的案例中,充分展示了建造具有水密艙室的船隻所帶來的好處,該船在紐約市和格拉斯哥之間航行。6 月 6 日,當在紐芬蘭聖約翰以東 186 英里處 [泰坦尼克號 RMS 沉沒地點以北 350 英里處] 時,她在濃霧中撞上了一座冰山,她的船首板被撞壞。由於被分成水密艙室,其中兩個艙室立即注滿了水,但其他艙室使船隻漂浮了三十個小時,在此期間她駛回了聖約翰。如果這艘船沒有建成艙室,她將在撞擊後半小時內沉入海底。”

注意:本文最初以標題“50 年、100 年、150 年前”發表。

大眾科學雜誌第 300 卷第 6 期本文最初以標題“太空食品 齊柏林飛艇二號 安全航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00 卷第 6 期(),第 1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62009-HUSAsNbMW0PmKBCzFkQN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