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學》呈現精明心理學家,由Quick & Dirty Tips提供。《大眾科學》和 Quick & Dirty Tips 均為麥克米倫公司旗下公司。
向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或其他諮詢師尋求幫助可能是度過難關、獲得一些見解或最佳化生活的好方法。但並非每個人都樂意邁出這一步。
本週,我們將探討一些常見的迷思和恐懼,這些迷思和恐懼可能不必要地阻止你獲得幫助和感覺更好。下週,我們將介紹如何與生活中需要心理調整的人交談,但需要溫和的勸說(甚至是充滿同情心的一腳踢)才能進行首次預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根據 2007 年一項基於人口的患病率研究,29% 的人口患有未經治療的可診斷疾病——這幾乎是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最高的治療需求是針對酒精依賴;然後依次是抑鬱症、社交焦慮和恐慌。同一項研究發現,需要幫助的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獲得了幫助。
同樣,2009 年對超過 36,000 人的研究發現,在過去一年中,有 4% 的人認真考慮過自殺或嘗試過自殺。在這 4% 的人中,有一半曾考慮過自殺的人和四分之一曾嘗試過自殺的人沒有尋求幫助,甚至沒有意識到需要幫助。
結論:有數百萬人,甚至可能包括你或你愛的人,他們可能會從與一位優秀的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或其他諮詢師的幾次會談中受益。但是,尋求幫助需要勇氣,並且需要知道如何入門。為此,以下是尋求治療的 5 個常見障礙——以及你如何說服自己(或你愛的人)克服它們。
想要更多建議?請檢視如何尋求幫助
障礙 #1:我自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在我們這樣一個獨立、自力更生的文化中,尋求幫助常常被等同於軟弱。事實上,尋求幫助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把你的車交給修理工,把你的錢交給財務顧問,或者把你的高爾夫揮杆交給教練,這沒什麼可恥的。你不會自己治療骨折,對吧?對於抑鬱症、成癮或任何其他正在吞噬你生命的痛苦,也應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