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 月 4 日深夜,美國宇航局的團隊成員度過了令人緊張的 35 分鐘,他們看著朱諾號航天器嘗試使用一種稱為軌道插入的危險操作進入氣態巨行星木星周圍的區域。這項任務的主要目標是更多地瞭解木星的起源和演變,這將最終提高我們對整個太陽系如何形成的理解。
朱諾號的軌道插入操作有什麼風險?航天器將與這顆氣態巨行星靠得多近,又希望瞭解什麼?以下是圍繞朱諾號任務的興奮之處總結的五個快速事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 朱諾號將比以往任何航天器都更接近木星
木星被一個強烈的、高能量帶電粒子帶包圍,被稱為“輻射帶”。行星的磁場提供了對這些粒子的保護,但也會導致它們沿著磁力線被捕獲在環形或甜甜圈形狀的帶中。
已知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甚至地球都有輻射帶。然而,金星和火星沒有明顯的磁場,因此不具備捕獲粒子的能力。木星擁有太陽系中最強的磁場,強度幾乎是地球的 20,000 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