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在腦海中進行一場無聲的戰鬥,爭論是否要拿起叉子送到嘴邊,當我勸說自己咬一口時,我嚐到的只有羞恥,”吉娜·莫羅在她的回憶錄《空虛:一部未經修飾的故事》(穆迪出版社,2010 年)中寫道。在她的書中,莫羅敘述了她在努力克服神經性厭食症這種飲食失調時所遭受的痛苦。
莫羅的無聲戰鬥與美國 0.6% 的人口產生共鳴,這些人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會患上厭食症。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家詹姆斯·I·哈德森和他的同事在 2007 年的一項調查中發現,另有 1% 的人會患上神經性貪食症。儘管這些數字低於大多數其他心理疾病,但飲食失調可能在情感和身體上都具有破壞性。
厭食症和貪食症患者都專注於自己的體重和體形,他們的自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這兩個身體特徵的滿意程度。厭食症患者經常拒絕進食,體重明顯減輕,並且沉迷於對變胖的恐懼。患者還存在一種扭曲的信念,即他們超重,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貪食症的特徵是頻繁的暴飲暴食,在此期間會攝入異常大量的食物。貪食症患者擔心他們會因暴飲暴食而體重增加,因此他們試圖避免體重增加,通常是透過強迫自己嘔吐或服用大量瀉藥和利尿劑。
正確理解這些疾病對於瞭解誰處於危險之中並獲得適當的治療至關重要。然而,許多人對厭食症和貪食症存在嚴重的誤解。以下是其中五個誤解
誤區 #1: 飲食失調在男性和男孩中極為罕見。
真相: 儘管飲食失調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但很大一部分男性也在與之抗爭。哈德森和他的同事發現,0.9% 的女性和 0.3% 的男性曾經或目前患有厭食症。貪食症的相應數字分別為 1.5% 和 0.5%。
誤區 #2: 厭食症是唯一危及生命的飲食失調。
真相: 飲食失調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原因是醫療併發症和自殺。在 2009 年的一篇論文中,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家斯科特·克勞和他的同事分析了 1,885 名曾在明尼蘇達州一家飲食失調診所接受評估的人員的死亡記錄。該組中厭食症和貪食症的死亡率大致相同:約為 4%。其他研究人員發現厭食症的死亡率略高於貪食症,但貪食症也可能是致命的。
誤區 #3: 催吐是減輕體重的有效方法。
真相: 大多數貪食症患者很可能相信這個誤區,否則他們就不會嘔吐或使用藥物來試圖消除卡路里。儘管催吐是貪食症的正式標準之一,但許多厭食症患者也會催吐。然而,催吐對於減輕體重無效。瀉藥和利尿劑會導致水分流失,但很快就會被補充回來。瀉藥僅能去除攝入卡路里的 10%。嘔吐也相對無效。當一個人誘導嘔吐時,通常在暴飲暴食結束後立即進行,此時身體已經吸收了 50% 到 75% 的攝入食物。催吐不僅對減輕體重無效,而且還會導致嚴重的脫水、電解質失衡和其他問題,所有這些都可能導致重病或死亡。
誤區 #4: 體重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貪食症的線索之一。
真相: 儘管暴飲暴食,貪食症患者的體重平均而言與未患此病的人沒有區別。也許貪食症最明顯的跡象是臉頰浮腫,這是由於催吐導致唾液腺腫大。儘管如此,朋友和家人通常並不知道貪食症會導致這種身體跡象。由於這種疾病難以發現,因此患者常常無法獲得尋求治療所需的幫助。
相比之下,過度消瘦的外表可能是一個人患有厭食症的線索。在後期,當一個人體重不足 20% 到 30% 或更多時,這種疾病變得更加明顯。
誤區 #5: 從飲食失調中康復的情況很少見。
真相: 許多研究支援認知行為療法 (CBT) 對貪食症的療效,在這種療法中,治療師會對患者進行有關貪食症的教育——例如,他們解釋為什麼催吐無效——改變關於體重的錯誤想法,並教授抵抗暴飲暴食和催吐衝動的策略。在 2000 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家 W·斯圖爾特·阿格拉斯和他的同事對 220 名被診斷患有貪食症的個體進行了 19 次 CBT 或人際關係療法 (IPT),後者側重於問題的<0xE4><0xB8><0xBA><0xE9><0x99><0xB6>際背景以及解決可能導致該疾病的衝突。治療結束後,接受 CBT 的患者中有 29% 康復,而接受 IPT 的患者中只有 6% 康復。然而,一年後,成功率更具可比性;接受 CBT 的患者中有 40%,接受 IPT 的患者中有 27% 不再患有該疾病。儘管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這些發現表明,某些型別的療法對貪食症非常有幫助。
對於厭食症,情況不太樂觀。首要目標是將體重恢復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這通常在醫院中實現。令人驚訝的是,85% 的住院患者體重增加到足以回家,而挑戰在於讓他們保持健康的體重。一些資料表明,類似於用於貪食症的 CBT 可以預防厭食症復發。2003 年,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凱瑟琳·M·派克和她的同事將 33 名從醫院出院的厭食症患者分配到為期一年的 CBT 或營養諮詢。在治療結束時,CBT 組中只有 22% 的患者復發或退出,而接受營養諮詢的組中為 73%。更重要的是,CBT 患者中有 44% 表現出顯著改善,17% 完全康復,而營養諮詢組中分別為 7% 和 0%。儘管 CBT 的結果很有希望,但我們離治癒厭食症還很遠,特別是考慮到其他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了更長時間的隨訪,發現複發率更高。
儘管如此,一些厭食症患者確實會康復。知道關於厭食症和貪食症等飲食失調事實的人越多,這些嚴重疾病就會越早被認識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