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家可歸者醫療領域率先取得的 4 項醫療保健進步

最早的電子病歷系統之一是為了照顧這些患者而建立的

波士頓——為了使醫療保健更易獲得且質量更高,保險公司和醫療服務提供商正在嘗試許多新方法,從將患者資訊儲存在雲端到在雜貨店開設診所。

然而,許多這些策略的近親早在無家可歸者醫療系統中就已實施。無家可歸患者的獨特特徵(他們經常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他們經常四處走動)與當今推動醫學不斷發展的護理模式的一些壓力重疊。無家可歸者的成本和時間限制在其他人看到之前就暴露了醫療保健系統的弱點。

以下是四項創新,它們不僅塑造了無家可歸者醫療,而且現在也在主流醫療保健中找到了共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 電子健康記錄

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在採用電子健康記錄,因為《平價醫療法案》推動了它們的使用,以減少錯誤並簡化護理。 自 2000 年代初以來,這種趨勢穩步增長,但無家可歸者的醫生早在十年前就將這項技術融入了他們的實踐中。

最早的電子健康記錄 (EHR) 系統之一是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的工程師於 1994 年為波士頓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計劃設計的。在這樣的系統廣泛可用之前,該系統允許為無家可歸者提供護理的多個提供者(在一個案例中,多達 50 名獨特的提供者)訪問單個患者的記錄。

該系統滿足了實際需求:無家可歸的患者不斷轉移,並在多個地點看醫生:在診所、在醫院、在街上。

“當我們獲得第一個 EMR 時,我真的認為這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最好的事情之一,”波士頓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計劃主席吉姆·奧康奈爾博士說。

笨重的臺式電腦駐紮在該市的 20 個避難所。醫生和護士會使用撥號調變解調器(沒有無線網際網路)來跟蹤正在移動的患者。

如今,全國各地許多其他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計劃都依賴於這種數字賬簿的現代化版本。 早期分析指出,電子健康記錄對無家可歸者醫療尤其有幫助,因為醫生通常在現場操作,紙質檔案會很麻煩。數字記錄還允許組織更好地跟蹤患者的狀況,這有助於向撥款機構報告。

2. 同一環境中的混合提供者

為了使醫療保健更加全面,越來越多的診所正在嘗試將初級保健與其他領域相結合。 正在測試的一些想法包括在初級保健診所中增加牙醫精神科醫生,以確保患者在進行年度體檢時獲得全面的檢查。

這種綜合護理是長期以來照顧無家可歸者的醫生一直在實踐的事情。 例如,在波士頓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計劃中,醫生、精神科醫生、病例管理員和藥物濫用教練組成團隊工作,以便在各個方面解決複雜、相互關聯的健康狀況。

每個星期四早上,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街頭診所”都會召開團隊會議,醫生、精神科醫生、護士和病例管理員擠在一個房間裡交換有關他們患者的筆記。

“我們不是創新,而是我們似乎毫無進展,只是開始尋找更好的方法,”奧康奈爾說。

這是唯一一家學術醫療中心的街頭診所,但協作護理是全國各地無家可歸者醫療計劃的一部分——國家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委員會的健康政策分析師馬特·沃菲爾德表示,各個提供者即使沒有整合,至少也是共同定位的。

擁有一站式商店意味著無家可歸的患者可以在一次就診中解決多個問題,這對於節省交通費和節省時間都很有幫助。 當無家可歸的波士頓居民蘇西·霍爾頓在六月份去街頭診所時——去看醫生治療水腫,並與精神科醫生談論壓力——她不得不錯過一個早上在全食超市外賣報紙。“我很累,我真的沒有照顧好自己,”她說。 但她希望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回到她的常規位置。

在無家可歸者醫療和主流醫療中,當提供者跨專業交流時,他們往往會提供更好的護理。“你必須照顧整個人,”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前衛生助理部長霍華德·科博士說。

3. 過渡性護理

由於微創手術和保險公司收緊報銷率,住院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短。 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住院平均時長從 1965 年的近 8 天降至 2010 年的不到 5 天。 但這意味著更多的康復發生在護理機構或家中。 已經湧現出各種服務來填補這一空白,包括越來越多的醫院聘用“過渡教練”來幫助患者完成出院過程,以及根據《平價醫療法案》提供的資金專門針對所謂的過渡性護理。

幾十年來,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系統一直在努力解決過渡性護理問題,因為避難所通常無法支援需要更換繃帶或服用藥物的患者。 目前全國共有 78 個醫療喘息專案

第一個,芭芭拉·麥金尼斯之家,於 1985 年 9 月在波士頓的一個避難所作為一組封閉的床位開放。 它現在是一個 104 張床位的機構,是全國最大的機構,患者平均在此停留兩週,尋求從鴉片排毒到傷口敷料到臨終關懷等一切服務。

對於許多無家可歸的患者來說,喘息護理是“一種按下重置按鈕、放慢速度、控制局面的方式,”該機構的醫療主任大衛·芒森博士說。

波士頓無家可歸的居民保羅·威廉姆斯在五月因反覆發作的癲癇住院後住進了中心。 威廉姆斯說,喘息中心的員工正在幫助他保持清醒、每天服藥和尋找住房。“他們一直在幫助我重回正軌。 我真的認為只要我負責任並照顧好自己,我就能應付(獨自生活),”他說。

4. 將護理帶到您身邊

從移動乳房 X 光檢查車到提供疫苗的超市,醫生們發現,如果他們將診所帶到人們所在的地方,他們可以更好地接觸到患者。 患者到 Walgreens 和 CVS 等商店的街區診所就診的人數從 2006 年的 150 萬增加到 2014 年的 1050 萬。

對無家可歸者的護理必須更加靈活,因為許多患者無法或不願意去任何診所。 幾十年來,無家可歸者的醫生率先採用將醫療用品裝入麵包車甚至揹包的方式,以便在狹窄的巷道或橋下接觸患者。

這不僅適用於緊急護理——街頭醫生還會幫助無家可歸者管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為他們沒有冰箱來儲存胰島素。

“對於患有糖尿病並試圖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來說,在橋下做這件事並不容易,”馬薩諸塞州公共衛生部專員莫妮卡·巴雷爾博士說。

波士頓的街頭醫生和護士會在街上進行血液測試,制定患者可以在戶外管理的藥物治療方案,“並從製藥公司那裡擠出胰島素筆,”奧康奈爾說。

另一種醫療保健的載體——從字面上看——是全國各地許多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計劃用來在街上提供護理的移動診所和醫療車。

在波士頓,松樹街旅館收容所將醫療護理融入無家可歸居民的其他需求中。 一年中每天晚上,“外展車”都配備有輔導員、護士和醫生,為街上的人們提供食物、衣服和毯子——如果患者提出諸如“我的胳膊疼”之類的擔憂,他們就可以開始檢查。

“醫療保健系統要想運作,唯一的辦法就是醫生和護士離開傳統的診所,直接到無家可歸者所在的地方,”奧康奈爾在回顧波士頓無家可歸者醫療保健計劃的創始原則時說。“如果我們等著他們來找我們,遊戲就結束了。”

STAT許可轉載。 本文最初發表於 2016 年 8 月 5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