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谷歌身上。但主要的汽車製造商也在朝著自動駕駛方向邁進。雖然他們的先進安全和駕駛員輔助功能相比之下可能顯得微不足道,但許多功能都是未來有一天可能控制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的概念驗證。與此同時,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是交通部下屬機構,負責制定和執行汽車安全標準和法規,正在研究和測試這些控制和機器視覺系統的道路就緒情況。在短期內,當買家屏息等待機器人汽車時,將自動化功能標準化將挽救生命。
4 項走向普及的自動駕駛功能
前方碰撞避免
1 月,NHTSA 宣佈將開始將防撞制動系統納入其汽車安全評級。這些系統使用前向感測器(可以是雷達、攝像頭或雷射)來檢測即將發生的碰撞,並施加或增加制動力,以補償駕駛員反應遲緩或不足。本田是第一家在 2003 年推出此類系統的公司;從那時起,幾乎每家汽車製造商都在中高階車型上推出了類似的功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倒車攝像頭
根據 NHTSA 在 2014 年釋出的安全法規,2018 年 5 月 1 日之後銷售的每輛新車都必須配備倒車攝像頭。後視攝像頭現在已在數十款車型上提供,可為駕駛員提供完整的後方視野,並幫助檢測盲點中的障礙物。NHTSA 估計,以這種方式提高能見度每年可以挽救 69 條生命。
車輛與車輛通訊
為了讓自動駕駛汽車大規模地在道路上行駛,每輛車都必須掌握附近汽車的位置、速度和軌跡。去年夏天,NHTSA 宣佈將探索如何標準化這種車輛與車輛之間的通訊。這項功能可以提高人類和機器在事故易發操作(例如左轉彎)期間的協調性。
車道檢測
2013 年,NHTSA 確定瞭如何測試攝像頭系統的有效性,這些攝像頭系統可以監控現有的漆劃車道標記,並在駕駛員偏離車道時發出警報。豐田普銳斯等一些汽車現在甚至可以在駕駛員沒有及時響應警告訊號時接管轉向。梅賽德斯-賓士和大眾汽車的新款 2015 年車型更進一步,使用攝像頭和感測器來監控周圍環境,並自主轉向、變道和轉向以避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