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且遙遙領先

2023 年正式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逼近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 攝氏度的臨界值。 但這並不意味著《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遙不可及

Cracked earth during a severe drought that would normally be underwater is seen in the foreground, in the background a farmer walks near his parked truck as he surveys the area

2023 年 10 月 10 日,在路易斯安那州卡普蘭,一位農民走過他通常養殖小龍蝦的乾裂土地。

世界主要氣候機構已經權衡,結果很明確,2023 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且遙遙領先。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稱,去年比之前的記錄保持者 2016 年高出 0.15 攝氏度(0.27 華氏度)。這一差距本身也是一項記錄。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首席科學家莎拉·卡普尼克在一份該機構的宣告中表示:“在看到 2023 年的氣候分析後,我不得不停下來,說這些發現令人震驚。”“2023 年不僅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174 年氣候記錄中最熱的一年,而且是迄今為止最熱的一年。”

去年的高溫也逼近工業化前氣溫以上 1.5 攝氏度(2.7 華氏度)的臨界值,這鮮明地提醒人們氣候危機的緊迫性。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一份世界氣象組織 (WMO) 的宣告中表示:“人類的行動正在炙烤地球。2023 年僅僅是災難性未來的預演,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未來將等待著我們。我們必須以突破性的行動來應對破紀錄的氣溫上升。”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資料,2023 年地球表面溫度比 20 世紀平均水平高出 1.18 攝氏度(2.12 華氏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35 攝氏度(2.43 華氏度)。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 (C3S) 發現,年度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48 攝氏度。(每個氣候機構使用略有不同的方法來分析氣候資料,這可能會導致各機構的溫度估算值略有差異。)

圖片來源:阿曼達·蒙塔內斯;來源:國家時間序列,氣候概覽,國家環境資訊中心,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850-2022 年資料);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023 年資料

2023 年的記錄與 2016 年之前的記錄之間的差距可能看起來很小,但在全球年平均氣溫的尺度上,這個差距異常大。“大多數記錄的設定量級為百分之幾度,因此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環境資訊中心氣候監測和評估主管拉斯·沃斯在週五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

去年還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兩個月——7 月,其次是 8 月——以及異常溫暖的月份,9 月。它比 2020 年之前最熱的 9 月高出約 0.5 攝氏度(0.9 華氏度),比之前的高溫異常記錄高出驚人的 0.2 攝氏度(0.4 華氏度)。2023 年,從 6 月開始的每個月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的資料,去年近一半的日子比工業化前時期溫暖 1.5 攝氏度以上,兩天(2023 年 11 月)首次記錄到比該時期溫暖 2 攝氏度。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年,每一天都比工業化前時期同一時間的氣溫高出 1 攝氏度。

去年的極端高溫幾乎完全與氣候變化有關。地球自然氣候週期之一的變化帶來了一小部分熱量增加。2022 年,世界處於拉尼娜狀態,這對全球氣溫具有降溫作用,而在 2023 年,其反面,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推動了全球氣溫上升。但與大氣中累積的溫室氣體產生的熱效應相比,厄爾尼諾現象的推動作用相對較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主任加文·施密特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無法解釋 2022 年到 2023 年的巨大飛躍。鑑於當前的厄爾尼諾現象並非異常溫暖(就像將 2016 年推上榜首的厄爾尼諾現象一樣),並且去年的一些創紀錄高溫出現在該事件開始之前,因此它無法解釋 2023 年的所有記錄。施密特說,需要進行專門的研究來梳理出其中的原因。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更熱,這可以從其他記錄中看出長期變暖趨勢的證據,而化石燃料的燃燒是這一趨勢的推手,世界氣象組織稱。2020 年代也不應例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資料顯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10 年都發生在過去十年中。

科學研究還將特定的天氣和氣候事件(尤其是熱浪,以及乾旱和暴雨)與全球變暖聯絡起來。一項研究發現,去年夏天席捲美國西南部和歐洲的熱浪,如果沒有氣候變化,幾乎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儘管 2023 年非常炎熱,但它可能不會長期保持這一頭銜,部分原因是正在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該現象將在今年冬天達到頂峰。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溫的影響總是滯後於事件的峰值。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表示,其影響意味著 2024 年“很有可能”超過 1.5 攝氏度的臨界值。這與世界氣象組織和英國氣象局去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預測,2023 年至 2027 年之間至少有一年超過該閾值的可能性為 66%。

除了日曆年之外,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預計,截至本月或下個月的 12 個月期間將超過工業化前氣溫以上 1.5 攝氏度。

但即使世界在一年內超過了這一點,也並不意味著《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遙不可及。這些目標指的是多年平均值,而不是單年。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塞萊斯特·紹羅在該組織的宣告中表示:“我們不能再等了。我們已經在採取行動,但我們必須做得更多,而且必須迅速行動。”“我們必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加速向可再生能源過渡。”

安德烈婭·湯普森 是一位負責環境、能源和地球科學的副編輯。她從事這些問題的報道已有 16 年。在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是氣候中心的高階撰稿人,負責報道氣候科學,並且是Live Science的記者和編輯,主要負責報道地球科學和環境。她曾主持過小組討論,包括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媒體區的一部分,並曾在主要網路的廣播和電視採訪中露面。她擁有紐約大學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專業的碩士學位,以及佐治亞理工學院大氣化學專業的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在 Bluesky 上關注湯普森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更多作者:安德烈婭·湯普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