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今天(1 月 18 日)釋出的一份報告,地球的長期變暖趨勢仍在持續,2017 年現已躋身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前三之列。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的分析顯示,2017 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年份,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氣溫比 1951 年至 1980 年的平均氣溫高出 1.62 華氏度(0.90 攝氏度)。
與此同時,NOAA 研究人員的評估將 2017 年列為第三溫暖的年份,報告稱全球平均氣溫比平均水平高出 1.51 華氏度(0.84 攝氏度)。[全球變暖正在改變世界的 8 種方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NOAA 代表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兩個機構使用略有不同的方法來分析全球氣溫,這解釋了排名的差異。然而,這兩份報告都認為,地球正在經歷長期變暖趨勢,且沒有減弱的跡象,而氣溫上升是由人類活動驅動的,主要是透過溫室氣體的產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 (GISS) 所長、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加文·施密特在新聞釋出會上向記者解釋說:“分析的細節略有不同,但總體情況非常清晰且連貫。” 他進一步將 2017 年的變暖描述為“遍及全球”且“非常均勻”。
NOAA 國家環境資訊中心全球監測部門負責人迪克·阿恩特表示,過去一年上層海洋吸收和滯留的熱量平均值也高於以往任何時候。
北極的變暖速度快於地球其他地區,2017 年北極海冰持續減少,1 月至 3 月的報告顯示海冰量創歷史新低。南極洲的海冰覆蓋範圍也大幅減少,比 1986 年(之前的記錄保持年份)減少了約 154,000 平方英里(398,858 平方公里)。
NOAA 報告稱,北半球的積雪覆蓋面積也低於平均水平,減少了約 160,000 平方英里(414,398 平方公里)。
科學家解釋說,海冰和積雪覆蓋的減少會產生反饋迴圈,從而加速全球變暖;由於地球上反射表面減少,更多的陽光可以被吸收,從而推動地表溫度進一步升高。
目前,2016 年仍然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那一年地球上沒有陸地區域經歷低於平均水平的氣溫。2016 年的平均氣溫是自 1880 年開始記錄以來報告的最高水平,比 20 世紀陸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氣溫高出 1.69 華氏度(0.94 攝氏度)。
在此報告之前,2015 年被列為第二熱年份,2014 年被列為第三熱年份。根據NOAA的資料,2017 年也是全球地表溫度連續第 41 年超過 20 世紀平均水平。
2017 年 11 月,世界氣象組織 (WMO) 宣佈,今年很可能成為第二熱年份,並指出 1 月至 9 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98 華氏度(1.1 攝氏度),《Live Science》此前曾報道。
2016 年持續位居榜首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厄爾尼諾現象,這是一種週期性氣候事件,其特徵是赤道太平洋海域水溫高於平均水平,這在當年產生了一些全球熱量。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 NOAA 在 2017 年 1 月報道稱,2016 年至少 90% 的變暖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主要是溫室氣體排放。
施密特告訴記者,2017 年厄爾尼諾現象的缺席可能使氣溫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因為全球氣溫上升趨勢“與太平洋的變化無關”。
他說:“長期趨勢才是真正推高這些數字的原因。”
厄爾尼諾現象條件還可以抑制強風暴的形成,而 2017 年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並且海洋水溫高於平均水平,去年的大西洋颶風季異常活躍。
事實上,大氣科學家非官方地宣佈 2017 年 9 月 8 日為“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颶風日”,因為三場強風暴——艾爾瑪、何塞和卡蒂婭——同時威脅著佛羅里達州、加勒比地區和墨西哥灣,其累積氣旋能量 (ACE) 指標達到大西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專家此前告訴《Live Science》,這一時期標誌著首次有兩場風速超過 150 英里/小時(241 公里/小時)的風暴同時佔據大西洋盆地。
科學家已將颶風、乾旱、洪水和野火等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與氣候變化聯絡起來。這份新報告顯示,地球的長期變暖趨勢仍在繼續,NASA 和 NOAA 的分析均認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都發生在 2010 年之後,NOAA 代表在宣告中表示。
編輯推薦
版權所有 2017 年 LiveScien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