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週五和週六晚上(8月11日和12日)抬頭觀看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高峰。
對於北半球的觀測者來說,八月通常被認為是“流星月”,一年中最佳的流星雨之一將在月中附近達到頂峰。這個流星雨當然是年度英仙座流星雨,它深受流星愛好者和夏令營營員的喜愛。但天文愛好者請注意:在您嘗試觀測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時,您將面臨一個主要障礙——即月亮。(住在大型城市? 在我們的姊妹網站 Active Junky 上了解如何在城市地區觀看英仙座流星雨。)
不幸的是,今年月亮在 8 月 7 日滿月,並且在幾天後的幾個晚上將處於相當明亮的盈凸月階段,這將嚴重阻礙對預計在 8 月 11 日至 12 日晚上發生的英仙座流星雨高峰的觀測。(8 月 12 日至 13 日也將有很高的流星率,因為絕對高峰是在 8 月 12 日白天,但也會被月亮遮蔽。)[2017 英仙座流星雨:何時、何地以及如何觀看]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8 月 11 日的月出時間約為當地時間晚上 10:20,而 8 月 12 日則約為晚上 10:50。這些夜晚,月亮將懸停在飛馬座大方塊的下方和左側,並且離英仙座不太遠,流星似乎就是從那裡發出的(因此得名“英仙座”)。英仙座要到午夜左右才開始爬升到東北方的天空中;到黎明時分,它幾乎在頭頂。但是明亮的月光將在這兩個關鍵夜晚的大部分時間裡淹沒天空,並且肯定會對任何認真嘗試觀測這些流星的行為造成嚴重破壞。
因此,不幸的是,即使您所在的國家/地區有晴朗的天空,月亮也會介入破壞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表現。
您可以透過線上觀看 2017 年英仙座流星雨。週六,線上 Slooh 社群天文臺將在此處免費直播英仙座流星雨,從美國東部時間晚上 8 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000)開始。網路直播也將在 Space.com 上播出,由 Slooh 提供。
位於義大利的虛擬望遠鏡專案將於週六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4:50(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2050)直播。您可以在開始時間在此處觀看英仙座流星雨的直播。
最糟糕的情況
英仙座流星雨已經出現,自 7 月 17 日左右以來一直活躍,儘管微弱而分散。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晚上,英仙座流星雨的活動明顯增加,預示著流星雨即將達到頂峰。它們通常速度很快且明亮,並且偶爾會留下持久的餘跡。偶爾,一顆英仙座火流星會爆發出來,亮度足以非常壯觀,並且即使在明亮的月光下也完全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比亮度更不幸的是,月亮在 8 月 7 日滿月,因此在高峰期之前的幾天裡,它總是在黎明前的早晨(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觀測時間)在地平線上方。因此,月光甚至會破壞流星雨流星率的逐漸增加。月亮在 8 月 14 日到達下弦月,此後,它的光線變得不再那麼令人反感。但是到那時,流星雨的高峰期早已過去,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英仙座流星。
彗星碎屑
今天我們知道,這些流星是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沿其軌道脫落的剩餘碎片。這顆彗星於 1862 年被發現,大約需要 130 年才能繞太陽一週。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沿其軌道留下碎片以產生壯觀的 11 月獅子座流星雨的方式非常相似,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沿其軌道產生碎片軌跡,從而導致了英仙座流星雨。
事實上,每年八月中旬,當地球靠近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的軌道時,彗星先前訪問時留下的物質以大約每秒 37 英里(60 公里/秒)的速度撞擊地球大氣層,從而在仲夏夜空中產生明亮的光跡。[英仙座流星雨十大事實]
等到 2018 年
在大多數年份,在沒有明亮月光的情況下,一位在晴朗且非常黑暗的地方觀看的觀測者在高峰夜可能會看到每小時多達 90 顆流星。然而,今年,觀測者將看到接近 40-50 顆。
但在 2018 年,高峰夜將與新月重合,這將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天空將確實黑暗,流星可能很豐富。正如他們在布魯克林道奇隊在老埃貝茨球場比賽時常說的那樣,“等到明年吧!”
安慰獎流星雨
在英仙座流星雨過後,還剩下最後一場夏季流星雨:天鵝座 Kappa 流星雨(之後是十月下半月的獵戶座流星雨)。這場小流星雨的觀測期相當短——8 月 19 日至 22 日——高峰期在 21 日。儘管最大流星率僅為每小時四顆,但這股流星雨確實會提供偶爾爆發的火流星,仔細的觀測者可能會因花費的時間而獲得豐厚的回報。有時,僅僅一個壯觀的天體就可以使整個夜晚的觀看變得值得。
2017 年天鵝座 Kappa 流星雨的觀測條件是最好的,因為今年的高峰期與新月重合——與將在同一天日食太陽的新月相同。天鵝座,這些流星似乎從中輻射出來,也被俗稱為北十字座。這個十字將在午夜左右直接位於頭頂,並在大約 5 小時後黎明時分直立在西北地平線上。
編者注:如果您拍攝到英仙座流星雨的精彩照片並希望與 Space.com 和我們的新聞合作伙伴分享,以便用於潛在的故事或相簿,請將圖片和評論傳送至 spacephotos@space.com。
喬·饒在紐約海登天文館擔任講師和客座講師。他為《自然歷史》雜誌、《農民年鑑》和其他出版物撰寫有關天文學的文章,並且他還是紐約州萊布魯克的 Fios1 新聞的電視氣象學家。關注我們 @Spacedotcom, Facebook 和 Google+。原文刊登於 Space.com。
編者推薦
版權所有 2017 年 SPA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發布本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