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年度《氣候狀況報告》指出,地球的長期變暖以及異常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2015年出現多項氣候記錄,包括全球氣溫、二氧化碳水平和海洋熱量的里程碑式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在一份宣告中說:“未來正在發生。” “我們現在目睹的氣候變化速度之快令人震驚,這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在現代記錄中前所未有。”
塔拉斯說,隨著創紀錄的高溫持續到2016年的頭幾個月,這些趨勢進一步強調了實施去年12月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以開始控制排放的必要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說:“我們的星球正在向世界各國領導人發出強烈的訊號,要求他們簽署並實施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並立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免我們越過不歸路。”
1850–2015年全球年平均氣溫異常值(相對於1961–1990年)。
來源:WMO
世界氣象組織週一釋出的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氣溫高1.37°F(0.76°C),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且超出幅度明顯。” (世界氣象組織的氣溫分析基於三個機構的記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以及英國氣象局。)
進一步追溯,該溫度比19世紀後半葉的平均溫度高出約1.8°F(1°C),這意味著全球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2°C(4°F)的一半。《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將本世紀末的升溫幅度控制在該標誌以下。
雖然該報告的重點是2015年,但世界氣象組織官員指出,異常高溫已持續到2016年。在NASA和NOAA的記錄中,1月和2月都創下了最暖紀錄,其中2月超過1月,成為有記錄以來(追溯至135年前)異常升溫幅度最大的月份。
世界氣象組織共同贊助的世界氣候研究計劃主任大衛·卡爾森在一份宣告中說:“2016年迄今為止驚人的高溫在氣候科學界引起了震動。”
報告指出,溫室氣體捕獲的過剩熱量中,有93%儲存在海洋中。 去年,海洋熱含量(深度達6,500英尺(2,000米))也創下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海洋變暖約佔全球海平面上升的40%,因為水在變暖時會膨脹; 從一月到十一月,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創下歷史新高。
海洋水溫升高也促成了仍在持續的全球珊瑚白化事件,科學家們擔心,海洋中捕獲的越來越多的熱量可能會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加劇甚至加速變暖。
海洋上層700米(橙色)和上層2000米(藍色)的年平均海洋熱含量(上圖),以及五年平均海洋熱含量(下圖)。
來源:WMO
創紀錄的不僅僅是熱量:NOAA的初步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水平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年增幅,北極海冰的冬季最大值也創下歷史新低,夏季最小值則為有記錄以來的第四低。
該報告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之前釋出,還記錄了襲擊世界各地的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其中一些事件受到了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此類事件包括南非的嚴重熱浪和破壞性乾旱、印度部分地區因季風強降雨導致的廣泛洪澇、印度尼西亞的乾旱條件和重大野火,以及太平洋盆地大部分地區高於平均水平的熱帶氣旋活動。
塔拉斯在報告的前言中說,這些極端事件已導致數百萬人面臨食物和水資源短缺,並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數千人死亡,這表明不僅需要減緩溫室氣體排放,還需要投資於適應和改善發展中國家的預報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