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大眾科學》的編輯和業務主管注意到一個有趣的趨勢。讀者總是搶購以大腦為主題的期刊。一家德國姊妹出版物也注意到了這種熱情,最近創辦了一本關於腦科學的雜誌,名為《Gehirn & Geist》。
《大眾科學》團隊決定在 2004 年初發行他們自己關於思想和大腦的測試刊。令所有人驚訝的是,報攤幾乎售罄每一本。資料表明,人們渴望更多地瞭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大眾科學 Mind》在當年年底正式創刊。
十年過去了,該雜誌現在擁有自己穩定的七個國際版本,以及平板電腦版本和蓬勃發展的網路業務。期刊仍然每兩個月出版一次,但每天都有新文章在網上釋出。當我們最近反思我們自身的發展歷程時,我們也決定展望未來 10 年可能帶來什麼。在本期特刊“大腦的未來”中,我們描述了最讓我們感興趣的趨勢。所有這些趨勢的共同主題是技術,技術正在為精神健康和認知增強開闢新的領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個關鍵原因是,大腦和計算機使用同一種語言的不同方言進行交流。它們都使用電來傳輸資訊。因此,新興技術正在利用這種共同的詞彙來梳理疾病的根源、學習的基石和思想的神經表徵,這僅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科學家們還在利用大腦的電特性來改造它——克服疾病並增強特定能力。
技術的威力不僅在大腦內部顯而易見,而且在外部,在我們維護關係的方式中也很明顯。例如,社交媒體上互動時經常伴隨的貧乏的社交線索正在催生新的行為——有些行為使我們更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而另一些則會造成傷害。心理學家才剛剛開始理解我們部分數字化的心理。
我們相信本期特刊中強調的主題將在未來幾年引起共鳴。您怎麼看?請透過下面的電子郵件地址給我們留言,或透過 Twitter (@sciammind) 或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與我們聯絡。無論您喜歡哪種技術,我們都希望能保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