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首個此類國際研究,至少四分之一患有嚴重腦損傷且無法對指令做出肢體反應的人實際上是有意識的。
儘管這些人不能在提示時豎起大拇指,但當被要求想象自己移動或鍛鍊時,他們仍然反覆表現出腦部活動。
哥本哈根大學教學醫院 Rigshospitalet 的神經科醫生丹尼爾·孔齊耶拉說:“這是昏迷和其他意識障礙領域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研究之一。”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負責人、紐約市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神經科醫生尼古拉斯·希夫說,結果意味著大量看似無反應的腦損傷患者可以聽到周圍發生的事情,甚至可能能夠使用腦機介面 (BCI) 進行交流。BCI 是植入人頭部的裝置,可以捕捉大腦活動,解碼並將其轉化為可以例如移動電腦游標的命令。 希夫說:“我們應該調撥資源來找出這些人並幫助他們。” 這項工作於8 月 14 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這項研究包括 353 名因身體創傷、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等事件導致腦損傷的人。 其中,241 人無法對一系列標準的床邊反應測試做出反應,包括要求豎起大拇指的測試; 另有 112 人可以。
所有參與研究的人都接受了一種或兩種腦部掃描。 第一種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它透過檢測大腦中血液的氧合作用來間接測量精神活動。 第二種是腦電圖 (EEG),它使用覆蓋電極的帽子來直接測量人的頭皮上的腦電波活動。 在每次掃描期間,人們被告知想象自己在打網球或張開和閉合手。 指令連續重複 15 到 30 秒,然後暫停; 然後將該練習重複六到八個指令會話。
在身體無反應的人中,約有 25% 的人在 EEG 或 fMRI 的整個檢查中都表現出腦部活動。 能夠進行精神反應但不能進行身體反應的醫學名稱是認知運動分離。 研究中被歸類為有反應的 112 人在腦部活動測試中表現稍好,但並沒有好多少:只有約 38% 的人表現出持續的活動。 希夫說,這可能是因為測試設定了很高的標準。 “我曾經在核磁共振成像儀中做過這個實驗,這很困難,”他補充道。
這並非首次有研究發現身體無反應的腦損傷患者存在認知運動分離。 例如,在 2019 年的一篇論文中,接受測試的 104 人中有 15% 表現出這種行為。 然而,最新的研究規模更大,是同類研究中的第一個多中心調查。 測試在比利時、法國、英國和美國四個國家的六家醫療機構進行。
25% 表現出腦部活動的無反應者往往比沒有表現出腦部活動的人更年輕,受傷原因是身體創傷,並且受傷時間也比其他人更長。 孔齊耶拉警告說,進一步調查這些聯絡需要數週或數月內對個體進行重複評估。 他說:“我們對不同腦損傷隨時間推移和跨不同腦損傷的意識恢復軌跡知之甚少。”
但該研究存在一些侷限性。 例如,醫療中心在 EEG 或 fMRI 掃描期間並非都使用相同數量或相同組的任務,或者在 EEG 會議期間使用相同數量的電極,這可能會使結果產生偏差。
然而,希夫說,最終,由於為記錄腦部活動設定瞭如此高的標準,這項研究可能低估了身體無反應但有意識的人的比例。 孔齊耶拉對此表示贊同。 他指出,同時使用 EEG 和 fMRI 進行測試的人的認知運動分離率最高,因此如果對研究中的每個人都使用這兩種方法,總體比率可能會更高。
然而,孔齊耶拉說,所用型別的測試在後勤和計算方面都具有挑戰性,“這就是為什麼實際上只有少數幾個世界各地的中心能夠採用這些技術”。
希夫強調,能夠識別出看似無反應但有意識的腦損傷患者非常重要。 他說:“我們將幫助一些人擺脫這種狀況”,也許可以透過使用 BCI 或其他治療方法,或者只是繼續提供醫療護理。 瞭解某人有意識可以改變家庭和醫療團隊在生命維持和治療方面的決策方式。 他說:“每次發現有人有反應時,都會有所不同。”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4 年 8 月 14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