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將如何改變主流媒體?

現代技術已使在線團體成為洩露資訊的首選目的地,但這不一定預示著傳統媒體的終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洩密組織維基解密大膽地強調了技術使得竊取機密資訊並在全球傳播變得多麼容易。其於11月28日線上釋出了超過25萬份美國大使館電報,是有史以來洩露給公眾的最大規模的機密檔案集。這些引人注目的秘密暗示,現代資訊科技正在將新聞洩密從報紙等傳統媒體轉移開。但這種轉變可能不會扼殺主流媒體,反而可能導致一種新型的共生關係,從而改變公眾獲取資訊的方式。

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關於水門事件五角大樓檔案的洩露資訊會流向《<0xC2><0xA0>華盛頓郵報》或《紐約時報》等媒體。但現在,“公眾,特別是年輕人,普遍對主流媒體感到失望,認為他們過於膽怯、保守,並且過於保護當權派”,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新聞學教授馬克·費爾德斯坦解釋說。“維基解密為舉報人提供了一種匿名向全球提供檔案的方式,而無需擔心檔案遭到審查和過濾。” 此外,新聞業面臨的困境導致其減少了調查性報道的投入,而調查性報道通常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才能爆出新聞。

儘管如此,費爾德斯坦認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在某種意義上對雙方都有利的共生關係。維基解密受益於獲得精英新聞機構的信譽認可,從而吸引全世界對他們檔案的關注,並且他們可以進行事實核查,以及提供細微差別和背景。新聞機構則受益於能夠以相對較低的風險獲取大量秘密檔案——如果他們直接與舉報人打交道,他們可能會面臨更大的起訴風險,或者政府可能會發布禁令阻止他們釋出。”

此外,維基解密洩露秘密導致許多新聞媒體同時協調報道,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一次只在一個報紙上爆出新聞。“媒體組織之間跨越國際邊界的這種合作是前所未有的,”費爾德斯坦說。“其他一切都已經全球化了——例如,公司和犯罪——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全球性的揭醜報道。”

在美國洩露秘密的歷史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共和國的早期,甚至可以追溯到喬治·華盛頓擔任總統的時期,”費爾德斯坦解釋說。“托馬斯·傑斐遜和他的政黨向媒體洩露了一項秘密條約的細節,試圖影響公共政策。” 但今天,“維基解密可以釋出資訊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考慮到現代技術現在允許的一切,”費爾德斯坦說。

當時和現在的官員都譴責洩密威脅國家安全,“我們仍在評估維基解密的情況是否會如此,但我確信,如果有人因為維基解密披露的資訊而喪生,政府會非常關注這一點,”費爾德斯坦說。“從歷史上看,媒體曝光秘密並沒有像它們造成的政治尷尬那樣危害國家安全。”

維基解密的總編輯,前駭客朱利安·阿桑奇,曾向《福布斯》表示,該組織也將進軍私人領域,其下一個重大目標是一家美國大型銀行。“看到地方層面而不是全球層面的維基解密的模仿者會很有趣,”費爾德斯坦指出,“以及針對更專制的國家,如中國。” 阿桑奇指出,一個類似中國的維基解密的組織正在啟動,但告訴《福布斯》,他懷疑他們擁有的安全級別是否足以讓他們做任何事情,大概是為了防止有人試圖阻止他們。

為了應對可能有人試圖永久阻止維基解密洩露更多秘密,阿桑奇公開張貼了一個巨大的加密的1.4千兆位元組的“保險”檔案,據說如果他去世,解鎖該檔案的金鑰將被髮布。“這很聰明,”喬治敦大學的網路安全專案主任凱瑟琳·洛特里奧內特說,該專案與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合作。“有些人會做的遠不止對維基解密提起刑事指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