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為什麼不喜歡音樂

人類神經元對音調變化異常敏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任何聽力正常的人都能區分音階中的音調:do、re、mi、fa、so、la、ti、do。我們認為這種能力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大多數哺乳動物中,這種能力是無與倫比的。

這一發現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和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於1月份在《自然》雜誌上報告的,關於人類聽覺的非凡敏銳度的眾多見解之一。

UCLA 的 Izhak Fried 及其同事與癲癇患者合作,這些患者的大腦中植入了電極,以查明癲癇發作的根源。一些探針連線到聽覺皮層,為研究人員提供了詳細瞭解聲音處理的視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研究表明,在從耳朵到聽覺皮層的聽覺神經沿線上存在著極其敏感的神經元群。在這些神經元中,自然聲音(如人聲)比純音等人工噪聲引發的反應完全不同且複雜得多。在這種混合環境中,人類可以輕鬆檢測到精細至八度音程的十二分之一的頻率——在音樂術語中,這相當於半音。

令人困擾的問題是:為什麼?蝙蝠是唯一一種在聽音調變化方面比人類更強的哺乳動物。像狗這樣的掠食性物種並沒有那麼敏感——它們可以區分八度音程的三分之一的解析度。即使是我們的靈長類親戚也相差甚遠:獼猴只能分辨出半個八度音程。這些結果表明,對聲音的精細辨別不是生存的必需品。

研究人員推測,更有可能的是,人類利用他們敏銳的聽力來促進工作記憶和學習能力,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探索這個謎題。

SA Mind Vol 19 Issue 5本文最初以“狗狗為什麼不喜歡音樂”為題發表於SA Mind 第19卷第5期 (), 第15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1008-15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