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Holder 是印第安納大學動物行為綜合研究中心的附屬科學家。她的回覆是:
在研究“慣用手”的160年中,我們已經學到了很多,但我們仍然無法精確地描述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優先使用一隻手而不是另一隻手,或者為什麼人類群體傾向於使用右手而不是左手。
科學家們對於人類群體中“右撇子”或“左撇子”的百分比存在分歧,因為對於衡量“慣用手”沒有標準的、經驗性的定義;我們的標準各不相同,並且基於各種理論解釋,因為我們仍在試圖理解所涉及的機制。但我可以用一般術語描述我們所知道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多數人(比如 70% 到 95%)是右撇子,少數人(比如 5% 到 30%)是左撇子,還有數量不確定的人可能最好被描述為雙撇子。這似乎普遍適用於世界任何地方的所有人類群體。有證據表明慣用手具有遺傳影響;然而,它是非孟德爾式的,遺傳學家無法就確切的過程達成一致。有證據表明,慣用手會受到社會和文化機制的影響(和改變)。例如,眾所周知,老師會強迫孩子從使用左手寫字改為使用右手寫字。此外,一些更具限制性的社會比其他更寬鬆的社會表現出更少的左撇子人口。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有證據表明存在與出生時腦外傷相關的“病理性”左撇子病例。許多研究人員將慣用手的原因追溯到產前、子宮內的發育過程,追溯到胎兒大腦首次發育出不同大腦半球的時候。在 19 世紀 60 年代,法國外科醫生保羅·布羅卡注意到右撇子與左半球大腦語言能力專門化之間的關係。但手腦關聯既不是簡單也不是可靠的相關性。20 世紀 70 年代進行的研究表明,大多數左撇子與所有人類一樣,具有相同的左半球大腦語言專門化——只有一部分左撇子具有不同的語言專門化模式。
所以底線是,我們對人類群體中右撇子的原因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但我們尚未弄清楚精確的細節,包括為什麼方向是右而不是左。
其他靈長類動物是否也表現出類似的偏好使用一隻手的傾向?
第二個問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是否表現出慣用手)目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重要的是要注意個體動物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之間的區別,以及整個種群中的大多數動物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個體動物表現出優先使用一隻手而不是另一隻手,發展出個體的手部偏好,這並不罕見。但研究人員尚未達成共識,認為任何非人類物種都表現出與人類相同的物種層面上的慣用手。
有一些研究人員為此辯論,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與實驗室或圈養環境中的動物一起工作,執行的手工任務與動物在野外使用手的方式非常不同。
除了研究人類的慣用手之外,我還研究了山地大猩猩(在盧安達)以及黑猩猩、紅疣猴、赤猴和灰頰 mangabeys(在烏干達)的手部使用情況。我自己的研究表明,個體猴子和猿類通常會針對手工任務發展出個體偏好(包括左手和右手),但我沒有發現人口層面慣用手的證據,就像在人類中看到的那樣。
最初答案發佈於 1997 年 8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