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每秒吸收地球沐浴的 1017 焦耳太陽能中的一部分,從它們吸收的光線中獲取高達 95% 的能量。 太陽光轉化為碳水化合物的過程在萬億分之一秒內完成,防止了大部分能量以熱量的形式消散。 但植物究竟是如何實現這種近乎瞬時技巧的仍然是個謎。 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植物利用量子計算的基本原理——同時探索多種不同的答案——來實現近乎完美的效率。
生物物理學家格雷戈裡·恩格爾和他的同事將一種綠色硫細菌——Chlorobium tepidum,地球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生物之一——冷卻到 77 開爾文 [–321 華氏度],然後用極短的雷射脈衝照射它。 透過操縱這些脈衝,研究人員可以追蹤能量透過細菌光合系統的流動。“我們一直認為它是在系統中跳躍,就像你或我可能在灌木叢迷宮中穿行一樣,”恩格爾解釋說。“但是,它不是來到一個十字路口然後向左或向右走,而是可以同時向兩個方向走,並最有效地探索許多不同的路徑。”
換句話說,植物正在利用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將能量從髮色團(光合分子)轉移到髮色團,直到它到達所謂的反應中心,在那裡發生經典定義的光合作用。能量粒子表現得像波。“我們看到了非常強烈的證據,證明能量在這些光合複合物中以波動方式運動,”恩格爾說。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恩格爾說,採用這種過程可以實現植物從陽光中獲取能量的近乎完美的效率,並且很可能被所有植物使用。 嘗試創造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人員,例如用於發電的光伏電池,也可能會有用地複製它。“這可能比經典跳躍式能量轉移效率更高,”恩格爾說。“如何實現這一點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植物的結構究竟如何允許這種量子效應發生仍然不清楚。“植物的[蛋白質結構]必須經過調整,以允許在髮色團之間轉移,但不允許轉移到[熱量]中,”恩格爾說。“這種調整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控制它,我們不知道。” 每一片春天的葉子內部都有一個能夠執行快速高效量子計算的系統,而這正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