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路易斯動物園的昆蟲學家簡·史蒂文斯提供了以下答案。
圖片:羅伊·特勞特曼
魔蟬屬。 大多數吸食樹液的蟬會週期性地出現,每 13 年或 17 年出現一次。如圖所示的魔蟬屬既有 13 年的物種,也有 17 年的物種。 |
13 年蟬和 17 年蟬,又稱週期蟬,都是體型較大的昆蟲,翅膀呈橙色網狀。而今年夏天,聖路易斯周圍聽到的喧鬧嗡嗡聲來自這兩個品種——這是 221 年來的首次出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它們的外觀令人恐懼,有著突出的鮮紅色眼睛,但這些屬於昆蟲綱同翅目(其他成員包括葉蟬和蚜蟲)的成員對動物生命和除幼苗以外的所有樹木都是無害的。這些白天發聲的傢伙孜孜不倦地呼喚著配偶。來自大群蟬的嘈雜聲很容易壓過最吵鬧的割草機的聲音。
週期蟬成對出現,每對由一個 17 年的物種和一個 13 年的物種組成。(還有其他蟬,例如狗蟬,它們只有四年的生命週期。)週期蟬的外觀、聲音和行為都相似。唯一能將它們區分開來的特徵是它們在若蟲階段在地下度過的時間長度——13 年或 17 年。
蟬卵孵化後,螞蟻狀的若蟲迅速從樹上掉落,並鑽入地下 5 到 46 釐米(2 到 18 英寸)尋找樹根進食。經過 13 或 17 年後,一個對科學家來說仍然是個謎的天然“時鐘”表明是時候浮出水面了;若蟲離開地面,拋棄它們棕色而脆弱的外骨骼,並爬上樹梢,開始它們持續不斷的嗡嗡叫聲。交配發生,卵被產下,迴圈再次開始。
圖片:羅伊·特勞特曼
蛻皮。 在地下度過若蟲階段後,蟬會蛻去外骨骼並爬上附近的樹木進行交配。 |
科學家透過指定的繁殖群編號來識別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出現的蟬物種群體。繁殖群地圖顯示了特定蟬群將出現的位置,而繁殖群列表則估計了它們將出現的年份。
週期蟬有幾種可以區分的叫聲:吸引雄性使所有雄性合唱更大更響的叫聲,反過來又吸引更多沉默但感興趣的雌性;求偶叫聲;以及當你撿起一隻蟬時聽到的那種響亮的嗡嗡聲,也就是警報叫聲。
交配後,成年雌蟬使用它們像刀片一樣的產卵器在新生的樹枝部分上開出細長的開口。雌性通常在每個開口中產 20 到 30 個卵,每根樹枝上可能有幾個卵“巢”。在短暫的成蟲生命階段,每隻雌性大約產 600 個卵。卵需要 6 到 8 周才能成熟——之後若蟲會掉到地上,並立即開始它們進入地下棲息地的旅程。它們漫長的若蟲階段在動物界是無與倫比的,並且持續吸引著科學家的興趣。
對於昆蟲愛好者來說,在密蘇里州度過這個夏天真是太棒了:17 年和 13 年蟬最大的兩個繁殖群——分別是 IV 群和 XIX 群——在這裡同時出現,這是 221 年來的首次。XIX 群出現在該州的東部和中部地區,而 IV 群則出現在西北地區。然而,在密蘇里州中部的一些小地方,這兩個物種會有重疊。
請放心,這些吵鬧的聲音和發出這些聲音的生物都在一個緊湊的時間表上。它們這次的停留時間快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