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泡消失
超聲波產生的水泡會快速坍塌,從而產生閃光[參見“聲致發光:聲音變成光”;《大眾科學》,1995 年 2 月]。2002 年,當時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 Rusi Taleyarkhan 聲稱在這些氣泡中觸發了核聚變;2006 年,他發表了第二份關於氣泡聚變成功的報告。在這兩種情況下,其他研究人員都無法重複他的工作,並且許多人表示懷疑,因為他沒有分享他的資料。放射性同位素汙染也可能解釋他 2006 年的結果。
關於氣泡聚變的爭論可能最終平息了。在第二次調查之後,普渡大學(Taleyarkhan 目前所在的機構)的官員在 7 月指控他犯有兩項不當行為,因為他們斷定他虛假地製造了他實驗室成員已獨立驗證聲聚變效應的假象。(早先的調查洗清了 Taleyarkhan 的罪名,但立法者要求對這項獲得 318,000 美元政府資助的研究進行更徹底的調查。)Taleyarkhan 已對指控提出上訴。
2007 年,伊利諾伊大學的 Kenneth Suslick 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Seth Putterman 重建了 Taleyarkhan 的原始實驗,但沒有發現聚變。Suslick 說,在這一點上,科學家們已經放棄了:“這些實驗充其量是存在嚴重缺陷的,並且多年來一直沒有可信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活了嗎?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病毒的生命狀態[參見“病毒是活的嗎?”;《大眾科學》,2004 年 12 月]。法國馬賽地中海大學的研究人員及其同事發現,病毒會因其他病毒的感染而生病。《自然》雜誌 8 月 6 日線上發表的這一發現表明,病毒可以被認為是活的。
研究人員觀察了巨型媽媽病毒,它的大小與小型細菌相當,約為 750 奈米。電子顯微鏡顯示,一種微小的病毒與媽媽病毒緊密相連,直徑約為 50 奈米。這種衛星病毒被稱為 Sputnik,缺乏感染細胞的能力,因此依賴媽媽病毒來完成這項工作。然後,Sputnik 劫持了媽媽病毒在細胞中建立的複製工廠。結果是更多的 Sputnik 和更少且通常變形的媽媽病毒。基因組研究表明,巨型病毒及其“噬病毒體”可能在海洋中很常見。
光的工作
發光二極體正在進入日常生活[參見“追求終極燈具”;《大眾科學》,2001 年 2 月]。儘管如此,60 瓦白熾燈泡的 LED 版本可能要花費 100 美元左右。普渡大學的工程師報告了一種製造更便宜的藍色 LED 的方法,藍色 LED 是產生白光所必需的。傳統上,此類 LED 需要將氮化鎵放置在藍寶石基板上,並使用單獨的反射器來引導光線。在 7 月 14 日的《應用物理快報》中,研究人員描述了在矽上製造具有內建反射層的 LED,這降低了成本;他們預測,隨著大規模製造,價格實惠的 LED 燈可能會在兩年內出現。
家庭成員
著名的加拉帕戈斯單身漢龜孤獨的喬治可能很快就要當父親了。作為平塔島(加拉帕戈斯群島北部的一個島嶼)種群的唯一倖存者——海盜和水手吃掉了他的同類——喬治現在生活在聖克魯斯島的查爾斯·達爾文研究站。1990 年,來自伊莎貝拉島的兩隻雌龜加入了他。不幸的是,喬治幾乎沒有表現出性興趣或能力。然而,在 7 月,一隻雌龜產下了九個蛋,其中三個完好無損,被收集起來進行孵化。由於海龜會產下未受精的蛋,因此在 11 月中旬,如果蛋受精,應該會孵化出來,屆時才會有人知道喬治是否有了後代。成功可能意味著最終恢復平塔亞種[參見“亞種的起源”;《大眾科學》,1999 年 3 月]。
注意:該文章最初印刷時的標題為“氣泡聚變 - 海龜勝利?- 感染病毒的病毒 - 更便宜的 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