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約會的真相

炒作鋪天蓋地,調查結果有些令人不安——但網路約會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光明

大約兩年前,我安排與一位在網上認識的女士見面喝咖啡。我提前到達,坐在一個顯眼位置的桌子旁。幾分鐘後,一位女士走到我的桌子旁坐下,帶著燦爛的笑容說:“嗨,我是克里斯!”

但克里斯並不是網上照片中的那位女士。這不是年齡差異或新發型的問題。她完全是另一個人。你看,克里斯是做營銷的,對她來說,釋出能夠吸引儘可能多“顧客”的照片只是一種好的策略。我沒有對照片說一個字。我只是享受了我們的談話和茶點。幾周後,我注意到克里斯已經用另一個女人的照片替換了那些照片。

僅在美國,每天就有數千萬人試圖在網上尋找約會物件或配偶。他們看到的廣告有多準確?與傳統約會相比,網路約會有多成功?這些以及其他問題最近激發了社會科學家們進行大量研究。這項研究迅速揭示了網路約會新世界的許多令人驚訝的事情,其中一些發現可能對現在求助於網際網路尋找愛情的數百萬人具有重要價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 impactful 報道。


光速般的欺騙
像我與克里斯的經歷這樣的事情正在成千上萬地發生:一些人在網上對其年齡、婚姻或父母狀況、外貌、收入或職業撒謊非常離譜。甚至還有一些網站,例如 www.DontDateHimGirl.com,人們在上面抱怨,並且一些心懷不滿的追求者已經對線上服務提起了訴訟。網路約會中的欺騙究竟有多糟糕?

為了將這個問題放在背景下理解,請記住,欺騙在求愛中一直扮演著至少很小的角色。甚至有人會說,欺騙是追求潛在伴侶(“是的,我喜歡運動!”)甚至是建立成功的長期關係(“不,那件衣服根本不會讓你看起來胖!”)的必要組成部分。

但網路空間引入了許多新的可能性。波士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研究員 Jeana Frost 進行的調查研究表明,約有 20% 的網路約會者承認欺騙。然而,如果你問他們有多少其他人在撒謊——這種採訪策略可能更接近真相——這個數字會躍升至 90%。

由於自我報告的資料可能不可靠,尤其是那些要求人們承認自己壞事的資料,一些研究人員尋求客觀的方法來量化網路欺騙。例如,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 Jeffrey Hancock 和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傳播學教授 Nicole Ellison 將人們帶到實驗室,在那裡他們測量身高和體重,然後將這些數字與他們線上個人資料中的數字進行核對。初步資料表明,平均而言,線上個人資料會減掉約五磅體重,並增加約一英寸身高。根據 Ellison 的說法,雖然欺騙“相當普遍,但謊言的程度非常小”。另一方面,她說,人越矮越重,謊言就越大。

為了進一步嘗試收集關於欺騙的客觀資料,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 Guenter Hitsch 和 Ali Hortasu 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心理學家 Dan Ariely 將網路約會者的身高和體重與從國家人口普查資料中獲得的相同統計資料進行了比較。與 Hancock 和 Ellison 一樣,他們發現男性和女性的線上身高都被誇大了大約一英寸左右,但女性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被低估得越來越多:20 多歲時低估五磅,30 多歲時低估 17 磅,40 多歲時低估 19 磅。

對於男性來說,欺騙的主要領域是教育水平、收入、身高、年齡和婚姻狀況;據認為,至少 13% 的線上男性追求者已婚。對於女性來說,欺騙的主要領域是體重、外貌和年齡。所有相關研究都表明外貌對男女都很重要,網路約會者對沒有照片的個人資料持負面態度。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沒有照片的男性個人資料的回覆量只有有照片的個人資料的四分之一,而沒有照片的女性個人資料的回覆量只有有照片的個人資料的六分之一。

如果您是 Garrison Keillor 的粉絲,您可能聽說過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虛構的沃比根湖,那裡“所有的女人都很堅強,所有的男人都很英俊,所有的孩子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在網路約會社群中,也適用類似的規則:在一項研究中,只有 1% 的網路約會者將自己的外貌列為“低於平均水平”。

謊言的理由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準確之處?卡內基梅隆大學的 Sara Kiesler 及其同事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提出了一種理論,認為“計算機介導的通訊”本質上是去抑制的,導致人們說出他們想說的任何話。由於人們通常使用螢幕名稱而不是真名,因此他們的漫談是匿名的,因此不受社會規範的約束。也沒有身體暗示或後果——沒有可見的交流手勢、揚起的眉毛、鬼臉等等——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因此,網路約會者傾向於構建羅格斯大學的 Ellison 和她的同事 Jennifer Gibbs 以及喬治城大學的 Rebecca Heino 所說的“理想自我”,而不是真實的自我。Ellison 及其同事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甚至表明,網路約會者在說實話時常常會後悔,他們認為過多的誠實,尤其是在負面屬性方面,會產生不良印象。

撒謊也有直接的、實際的原因。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例如,聲稱收入超過 25 萬美元的男性獲得的回覆比聲稱收入低於 5 萬美元的男性多 151%。許多女性非常公開地列出更年輕的年齡,經常在她們的個人資料文字中宣告她們列出了更年輕的年齡,以確保她們出現在搜尋結果中。(因為男性經常在搜尋中使用年齡上限,所以列出年齡高於該上限的女性永遠不會被看到。)

我的研究助理 Rachel Greenberg 和我透過繪製從 Match.com 全國資料庫(可以說是現在最大的線上婚介服務)中隨機選擇的 1,000 名男性和 1,000 名女性的年齡直方圖,研究了年齡問題。我們推測,從 29 歲開始——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們往往開始對變老變得敏感——我們可能會看到年齡分佈中出現一些獨特的模式[參見第 34 頁的方框]。對於男性來說,32 歲時分佈中出現了一個小高峰,36 歲時出現了一個大高峰。自稱 36 歲的男性人數明顯高於 37 歲至 41 歲男性年齡段的平均頻率。

對於女性來說,我們發現 29 歲、35 歲和 44 歲時有三個明顯的年齡高峰。自稱 29 歲的女性人數與自稱 30 歲至 34 歲女性的平均頻率之間的差異幾乎是我們偶然期望值的八倍。顯然,某些年齡段的女性不願意透露這些年齡——並且某些數字年齡特別有吸引力,大概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對這些年齡的汙名化較少。

失敗的測試
我從事研究工作大約 30 年,擔任測試設計師也近一半的時間。當我看到鋪天蓋地的線上測試廣告,承諾為人們找到靈魂伴侶時,我發現自己會問:“這種測試怎麼可能存在呢?”

真相是,它不存在。

為了讓心理測量評估得到科學家的認真對待,測試本身需要清除兩個障礙。它需要被證明是可靠的——粗略地說,這意味著你可以指望它產生穩定的結果。並且它需要被證明是對它應該測量的東西的有效衡量標準。對於一個將人們配對的測試,這種有效性將透過證明由此產生的浪漫配對實際上是成功的來建立。

建立測試可靠性的標準非常嚴格。一旦收集到相關資料,結果通常會提交給科學界進行審查。同行評審報告(由該領域其他知識淵博的研究人員審查)最終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現在有幾家線上服務完全建立在聲稱他們擁有強大、有效、“科學”的婚介測試的基礎上——最著名的是臨床心理學家 Neil Warren 推廣的 eHarmony.com;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家 Pepper Schwartz 推廣的 PerfectMatch.com;以及羅格斯大學人類學家 Helen Fisher 推廣的 Chemistry.com(最近從 Match.com 分拆出來的)。但他們提供的測試中,沒有一項經過我所描述的那種外部科學驗證。

為什麼像 eHarmony 這樣聲稱擁有 1200 萬會員的大公司將其“科學的、29 維度”測試提交給科學驗證流程?2004 年,eHarmony 的工作人員確實在一次全國會議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透過 eHarmony 認識的已婚夫婦比透過其他方式認識的夫婦更幸福。通常,這樣的論文隨後會被提交,以便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但是,這篇論文至今仍未發表,可能是因為其明顯的缺陷——最成問題的是,研究中的 eHarmony 夫婦是新婚夫婦(平均結婚六個月),而對照組的夫婦(透過其他方式認識)已經過了蜜月期(平均結婚 2.1 年)。(eHarmony 的工作人員,包括其創始人 Neil Warren,沒有回覆要求就本文進行採訪的請求。)

2005 年,一個由可信機構組成的團隊——其中包括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 Philip Zimbardo——使用 eHarmony 自己釋出的統計資料,在一份線上白皮書中得出結論:“當 eHarmony 推薦某人作為相容的配對時,您有 1/500 的機會與此人結婚……鑑於 eHarmony 每月提供約 1.5 個配對,如果您與所有配對物件約會,則需要 346 次約會和 19 年才能達到 [a] 50% 的結婚機會。”該團隊還做出了廣泛的觀察,即“沒有證據表明……科學心理學能夠將個人配對,從而享受幸福、持久的婚姻。”

想想這項任務有多麼困難。例如,大多數線上配對都是透過將各方面“相似”的人配對來完成的。但是你不需要看得比你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更遠,就知道相似性並不總是預測關係成功的良好指標。有時,異性真的會相吸。線上測試如何可能確定您應該與相似的人配對還是與不同的人配對,或者與某種神奇的組合配對?

即使經過驗證的預測性測試最終出現在網上,這種測試又如何可能預測兩個人最終見面時的感受——當所有重要的“化學反應”發揮作用時?奇怪的是,eHarmony 甚至不詢問人們的體型,儘管研究明確表明,外貌對男性和女性都很重要。

但是,線上測試的最大問題是“假陰性問題”。預先確定您可能會遇到誰以及您永遠不會遇到誰的測試必然無法讓某些會彼此愛慕的人相遇。不過,好訊息是,根據加州州立大學多明格斯山分校的心理學家 Larry D. Rosen 的說法,“在我們的研究中,只有 30% 的人說他們使用過 [線上測試],而且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測試很荒謬。”

高期望和低機率
來自最大的線上約會服務——Match、eHarmony、True.com 和 Yahoo! Personals——的廣告材料表明,現在有超過 5000 萬美國人正在使用此類服務(假設會員重疊相對較少),並且滿意度很高。但最近的獨立研究表明,到 2005 年底,只有 1600 萬美國人正在使用線上約會服務,而且滿意度很低。根據對 2000 多人進行的電話調查,Jupiter Research 報告稱,“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使用者表示對線上交友網站非常滿意或滿意。”皮尤網際網路與美國生活專案進行的另一項廣泛調查表明,66% 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認為線上約會是“危險的活動”。

據 Match 的長期發言人、現任 Engage.com 高管 Trish McDermott 稱,關於會員人數的困惑源於這樣一個事實:雖然像 Match 這樣的大公司可能會宣傳它擁有 1500 萬會員,但實際上只有不到 100 萬是付費客戶。其他人有完整的線上個人資料——這是一個重要的營銷吸引力——但無法回覆電子郵件。根據 McDermott 的說法,這是許多付費會員對他們的電子郵件缺乏回覆感到沮喪的幾個原因之一;個人資料中的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回覆。

我對網路約會最擔心的問題之一與我所說的“點選問題”有關。美國已經存在承諾問題,這是大約一半的初婚和大約三分之二的再婚最終以離婚告終的幾個原因之一。網路約會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無論好萊塢告訴我們什麼,長期關係都需要耐心、技巧和努力。不幸的是,在網路空間中,門檻太長,行動太快,以至於很少有人願意容忍潛在伴侶的哪怕是最輕微的缺陷。如果某人身高不對,或者穿錯了鞋子,或者開了錯誤的玩笑,他或她通常會被立即拒絕。畢竟,只需返回並單擊一下即可,成千上萬的潛在伴侶已準備好填補空白。

虛擬約會及更多
儘管存在許多問題,但線上約會和婚介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光明。人們的興趣正在迅速增長,激烈的競爭將迫使所提供服務的種類發生快速變化。2001 年,線上約會是一項價值 4000 萬美元的業務;到 2008 年,這個數字預計將突破 6 億美元,800 多家大小企業都在爭奪每一美元。

線上約會模式已經發展迅速。第一階段——長酒吧——以 Match、True 和 Yahoo! Personals 等公司為代表。第二階段——長測試——是 eHarmony 和 PerfectMatch 等公司的命脈。但第三階段已經順利進行中。

例如,Engage 允許會員線上攜帶朋友和家人,他們都可以瀏覽個人資料,檢視他人並將他們配對。會員還可以評價約會物件的禮貌程度以及個人資料的準確性。這是線上配對的新社群方法——對困擾網路空間的欺騙行為的一種自然的、社會的糾正。社群方法在新興的社交網站(如 Facebook、Friendster 和 MySpace)中也很明顯;僅 MySpace 就擁有超過 1 億會員。雖然社交網站主要吸引年輕使用者,並且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約會網站,但它們將社群帶回了那裡產生的任何約會中。在 eHarmony 和 Match 等大型約會網站上,約會是在完全的社會隔離中進行的,這引起了 Ellison 和該領域其他研究人員的極大關注。

線上約會的下一步——“虛擬約會”——已經在開發中。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開發的特殊軟體,研究人員 Frost、Ariely 和哈佛大學的 Michael I. Norton 最近報告說,在博物館虛擬之旅中有機會(僅透過計算機)相互互動的人,隨後比僅檢視個人資料的人進行了更成功的面對面會面。一個主要的額外好處是:虛擬約會解決了阻止許多人親自見面的安全問題。

再往前邁一小步:人們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浪漫的虛擬咖啡館裡見面和聊天——當他們在美麗的場景中互動時,線上看到和聽到彼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線上約會的博士生 Andrew Fiore 建議,在幾年內,我們甚至可以將生理體徵新增到體驗中——也許是你約會物件的心跳聲?

將基於社群的婚介新增到豐富的虛擬約會中,我們就將網際網路變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媒婆。

(延伸閱讀)

  • Meeting, Mating, and Cheating: Sex, Love, and the New World of Online Dating. Andrea Orr. 路透普倫蒂斯·霍爾出版社,2003 年。

  • 消費者對網路約會開始三思而後行。Mark Thompson、Philip Zimbardo 和 Glenn Hutchinson。2005 年 3 月 9 日。可在以下網址獲取:www.weattract.com/

Meeting, Mating, and Cheating: Sex, Love, and the New World of Online Dating. Andrea Orr. 路透普倫蒂斯·霍爾出版社,2003 年。

Meeting, Mating, and Cheating: Sex, Love, and the New World of Online Dating. Andrea Orr. 路透普倫蒂斯·霍爾出版社,2003 年。

羅伯特·愛潑斯坦,加利福尼亞州維斯塔市美國行為研究與技術研究所高階研究心理學家,是大眾科學-心理的特約編輯,也是今日心理學的前主編。他的最新著作是Teen 2.0: Saving Our Children and Families from the Torment of Adolescence (Linden Publishing, 2010)。

更多作者:羅伯特·愛潑斯坦
SA Mind Vol 18 Issue 1本文最初以“網路約會的真相”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 18 卷第 1 期(),第 28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207-28
© .